近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陈雁小组新发现了结肠癌的一个抑癌基因PAQR3,并从细胞、动物和人群三个层面,揭示了PAQR3是一个参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抑癌基因。业内专家表示,该研究将为未来结肠癌的治疗提示一个新的潜在靶点。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肿瘤领域知名杂志Carcinogenesis(《癌症形成》)上。
结肠癌指结肠黏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是世界第三大癌症,虽然过去几十年来,结肠癌的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分子病理机制至今仍未被科学家清楚阐明。
陈雁研究组长期致力于PAQR3的研究,发现了PAQR3能通过在空间上调控细胞内关键信号通路来影响多种细胞功能。但是关于PAQR3是否在结肠癌中发挥作用尚无定论。
在陈雁研究员的指导下,博士生王笑等人发现,PAQR3基因的缺失能够促进一种可自发形成肠癌的APCmin小鼠的肿瘤形成,PAQR3基因缺失显著增加了小鼠的肠肿瘤数量。在结肠癌细胞系中,发现了PAQR3负向调控细胞增殖以及EGF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的转导。他们通过与营养所方靖研究组合作研究发现,在中国人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样本中,PAQR3的表达水平在肿瘤中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并且PAQR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
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项目的支持。
2024-09-27
2024-12-03
2024-10-04
2024-10-14
2024-10-15
2024-10-30
2024-12-03
口服固体制剂作为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剂型之一,其传统生产模式存在产尘量大、生产暴露环节众多以及工序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生产 OEB4-5 级标准的口服固体制剂时,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车间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针对高毒性或高活性等固体制剂生产所需采取的技术手段与措施。
作者:卞强、陈宁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