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美国期刊《细胞—代谢》网络版报告说,美国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一种名为脂肪酸合成酶的物质是治疗肥胖症的潜在靶点。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实验鼠摄入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后生成脂肪时,脂肪酸合成酶会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了脂肪细胞中不含脂肪酸合成酶的实验鼠,结果它们即便在日常摄入高脂食物也不会变胖。
实验鼠体内有两种脂肪——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前者是动物体内的常见脂肪,能够存储多余热量,与肥胖相关,后者则能消耗多余的热量。研究人员开展的进一步研究显示,在转基因实验鼠体内,部分白色脂肪转化为与棕色脂肪相似的组织。
报告的第一作者伊尔凡·洛迪指出,体内缺乏脂肪酸合成酶的转基因小鼠明显更能抵制肥胖,这并非因为它们吃得少,而是因为它们能代谢更多脂肪。
棕色脂肪此前一直被认为仅在啮齿动物和人类婴儿体内存在,但近3年来陆续有研究证实,成年人体内也有微量棕色脂肪,它们主要分布在颈部与肩部之间。
2025-04-24
2025-05-16
2025-05-11
2025-04-29
2025-04-28
2025-05-22
2025-05-23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