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美国心律协会(HRS)2012科学会议上,发布了首个无症状预激综合征患者管理的共识声明,这一新指南的问世,将有助于识别哪些年轻人应接受导管消融。
该指南可指导医生如何明确并治疗8~21岁的青少年预激综合征患者。指南中的核心问题在于,在通过心电图(ECG)发现预激综合征信号的年轻患者中,医生应在何时进行干预,以及何时不应进行干预。考虑到越来越重视的青年体育运动前筛查,这些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该指南中提出了以下建议:
1.如果孩子年龄足够大,那么,运动负荷试验来发现预激波是“合理”的。正常心率下无预激波的患者,因旁路所致的猝死风险较低。
2.无创性检查为持续或不能除外为预激波患者,需进行诊断性食道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给出消融或者继续随访观察的建议。
3.对于最短预激RR间期(SPERRI)<250ms的年轻患者,消融治疗是“合理”的。SPERRI>250ms患者危险较低,消融治疗可以暂不考虑。
4.低风险的患者如果后续出现晕厥或心悸症状,应接受消融治疗。
5.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房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风险增大,可考虑消融术。
6.伴有继发于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功能不全的无症状患者也可考虑消融术。
7.无症状的典型预激综合征年轻患者可考虑注意缺陷障碍(ADD)药物(根据美国心脏协会指南)。
2025-01-23
2025-01-17
2025-02-27
2025-02-12
2025-01-13
2025-01-22
2025-01-20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进步的关键力量。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旨在揭示其对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的积极影响。数字化转型理论为医药供应链的革新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实现了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的无缝对接。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中,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供应链协同、预测与决策支持、智能物流等方面。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并强化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不仅能够提高响应速度,还能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运营成本。本文强调了数字化转型对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医药供应链将更趋向于智能化和个性化,企业需持续跟进技术进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作者:韦颖、厉欢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