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教授等经过4年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报告了中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4.6%合并乙肝感染(HBV),但高共感率并未影响到目前国产一线抗艾药物的疗效和肝毒性。相关论文5月17日在线发表于全球艾滋病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杂志《艾滋病》上,与5 月10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呼吁全球警惕艾滋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带来的肝损伤严重后果形成呼应。
经过长期规范的“鸡尾酒”治疗后,艾滋病患者体内病毒得到有效控制,由机会性感染引发的艾滋病患者死亡率逐年下降。与此同时,合并肝脏、肾脏、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疾病以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正成为影响艾滋病患者健康状况的主因。2008年,李太生意识到,摸清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中究竟有多少人合并乙肝感染,合并感染对艾滋病的起病、发展及治疗会带来哪些影响,对乙肝高发的中国乃至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08年起,李太生带领课题组从全国12个医疗中心募集了55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纳入该项研究,对这些从未接受过“鸡尾酒”疗法和其他抗艾治疗的初治病人免费发放国产一线抗艾药物,并依乙肝“两对半”的情况将病人分为从未感染组、既往感染组、慢性乙肝组以及单纯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组4大组别,进行长达48周的随访观察。结果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中14.6%合并感染慢性乙肝,合并感染者CD4水平相对较低。分析原因,可能是二者感染途径相同、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免疫力的下降使乙肝感染率提高所致。值得欣慰的是,研究同时发现,目前国产一线抗艾药物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治疗效果并不受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的影响,产生肝毒性的几率也较小。
2025-04-15
2025-04-24
2025-05-16
2025-05-11
2025-04-29
2025-04-28
2025-05-22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