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是医学研究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我国是一个乙型肝炎大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高达10%,每年因肝炎相关性肝硬化引发终末期肝病新增病例数超过500万。肝硬化、慢性重症肝炎等终末期肝病是一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进行肝脏移植曾经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唯一选择,但是治疗费用数额巨大、而且供体的短缺、配型的艰难、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围手术期风险大、以及术后移植肝并发肝炎、肿瘤等问题,许多患者最终放弃治疗。
2012年4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全国肝病免疫和生物治疗研讨会上,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彭亮教授介绍了有关"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肝衰竭"方面的工作,报告内容包括:乙肝患者MSCs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安全性,给药途径的对比与选择,临床进展,长期疗效、安全性和预后以及干细胞移植修复肝脏面临的问题。
、彭亮教授在第五届全国肝病免疫和生物治疗研讨会上演讲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以外的另一种成体干细胞,广泛分布于动物体内骨髓、肝脏、脂肪等多种组织中。MSCs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移植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的再生来源细胞;同时,MSCs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MSCs在炎症细胞因子刺激后对免疫系统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所以MSCs有望应用于减少免疫排斥,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治疗相关免疫失调症,如自身免疫疾病等方面。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由于来源自体,安全性已被证实,已在许多临床试验中应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肝病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彭亮教授的研究团队自2005年开始进行自体MSCs移植治疗乙肝肝衰竭的研究。
课题组通过对乙肝患者MSC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与正常成人MSCs相对比,乙肝患者MSCs在形态、表面分子表达与诱导分化能力(肝细胞方向)等方面均与正常人类似,但是表现出生长慢,老化快的特点。其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是肝炎病毒对于MSCs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另一方面,肝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所使用的药物对于MSCs细胞有一定的影响。另外,乙肝患者的MSCs具有对HBV不易感且更有利于向"干细胞"分化的特点。
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表明:乙肝患者MSCs在无血清培养基中亦具有较高的增殖潜能,可以做到体外大量扩增。长期传代后核型及细胞表型稳定,无致瘤性,且有一定的淋巴细胞抑制作用。
另外,对于羊水来源的MSCs的研究发现,较之其他来源的MSCs,其具有更高的活力和更强的分化能力,但问题是羊水来源的MSCs获取十分困难,尤其是妊娠后期。
对于干细胞移植途径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彭亮教授的研究团队对比了尾静脉移植和门静脉移植,发现:经尾静脉移植的BMSCs主要在肺内停留,到第 7天的时候已经很难在小鼠体内观察到了;经门静脉移植的BMSCs则在肝内停留时间较长,至21天时仍能在肝脏部位检测到。因此,门静脉是较优的移植途径。
彭良教授介绍了临床研究所需要通过的4道程序:clinical trail 登记,卫生部门通过,医院伦理审查,患者知情同意。4道程序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目前我们国家对于干细胞临床试验的控制是比较严格的,资质审批要求也十分严格,没有相关研究背景和经历的机构是不予审批的。彭教授在此呼吁政府和专家们共同努力来进一步协调以推广研究工作。让更多有实力的科研人员和机构参与并共同推进这方面科研工作。
彭亮教授的科研团队通过临床研究得到十分积极的结果:移植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自觉症状如食欲等有改善,术后一到四周,治疗组肝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好,ALB、TBIL从术后第二周开始,手术组的改善明显超过对照组;从PT和MELD评分来看,从术后第三周开始,手术组的改善明显超过对照组。另外,移植组患者MELD评分的显着改善最长可持续至术后第36周。而在最短3个月,最长48个月的长期随访观察中,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肝癌发生、死亡情况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在移植组中,肝硬化患者与非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发生、死亡情况之间亦无明显差异(肝硬化是肝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也是导致乙肝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之一)。以上结果说明:自体MSCs移植安全有效,并可能对于肝硬化患者存在更积极的良性保护作用。
目前干细胞移植修复肝脏还面临以下问题:干细胞移植的时机选择,疗效的精确评估,干细胞输注途径的选择,干细胞的数量与输注次数的选择,干细胞体外标记和体内示踪,干细胞在体内环境中的功能评估(细胞再生与免疫调节),干细胞分化机制的深入研究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肝脏修复具有重大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更全面,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
2024-09-27
2024-12-03
2024-10-04
2024-10-14
2024-10-15
2024-10-30
2024-12-03
口服固体制剂作为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剂型之一,其传统生产模式存在产尘量大、生产暴露环节众多以及工序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生产 OEB4-5 级标准的口服固体制剂时,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车间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针对高毒性或高活性等固体制剂生产所需采取的技术手段与措施。
作者:卞强、陈宁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