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先进的假肢能够记忆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帮助伤残者轻松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然而再先进的科技至今仍无法模拟人类的情感或感受。最近,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和新墨西哥州大学等地的科学家们宣称他们正在研究一种用于能够传导感觉的人体假肢,让伤残者不仅在肉体上得到补偿,更让他们从心理上获得慰藉。科学家在假肢与人体之间搭建了一座传递神经脉冲的“桥梁”——由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制作的连接带,人体可通过它接受数据进而做出回应,如伸臂、举臂等等。虽然此设想目前仅在小白鼠身上得到了验证,仍有大量疑问等待解答,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和冰冷的机器能够有良好的“感情”沟通,让它们更好地辅助人类克服重重困难。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27
2025-03-11
2025-04-15
2025-03-04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