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床用血安全再添新保障。记者昨天从上海市血液中心获悉,自去年10月底起,本市在原有的抗原、抗体筛查基础上,再增加了核酸检测。至此,上海成为目前全国唯一对全血、成分血实行全覆盖核酸技术检测的省市。
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的输血传播一直是国内外输血安全领域最关注的热点之一。虽然常规血液检测可使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仍存在“窗口期” (即指人体感染病毒至外周血液中可以检测出病毒的抗原或抗体之间的这段时间)问题,常规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的是血液中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的抗原或抗体,但当血液处在感染“窗口期”时就无法准确检测。
上海市血液中心采供血技术部谢云峥部长介绍说,近年来发展的核酸检测技术(NAT)是通过直接检测病毒核酸来确定是否存在病毒感染的先进检测技术,是一种比目前常规检测更为灵敏的血液检测方法,它可显著缩短病毒“窗口期”。“目前,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有研究显示,核酸检测技术可将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的检测“窗口期”分别由原来的50、72和22天缩短至25、59和11天。
据统计,在过去的4个月间,上海市血液中心共对本市10余万人份采供血全部实现了双层安全保障。而目前这一新增的核酸检测费用由市财政全额“买单”。
2025-01-23
2025-01-17
2025-02-27
2025-02-12
2025-01-13
2025-01-22
2025-01-20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进步的关键力量。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旨在揭示其对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的积极影响。数字化转型理论为医药供应链的革新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实现了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的无缝对接。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中,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供应链协同、预测与决策支持、智能物流等方面。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并强化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不仅能够提高响应速度,还能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运营成本。本文强调了数字化转型对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医药供应链将更趋向于智能化和个性化,企业需持续跟进技术进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作者:韦颖、厉欢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