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机体抗肿瘤的主要免疫效应细胞是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NK)和细胞毒性T细胞(CTL)。而NK/CTL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分子机理,是当前抗肿瘤免疫研究的核心基础问题之一。作为NK /CTL的重要效应分子, 颗粒酶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临床情况下,颗粒酶的浓度可作为健康与病态的指标之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范祖森研究员及其团队在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下,系统研究免疫活性细胞抗肿瘤的分子机制,尤其针对颗粒酶的分子结构及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取得进展。
在成功制备颗粒酶K和颗粒酶M的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基础上,他们首次阐明了NK细胞颗粒酶K介导caspase非依赖性的细胞死亡的机制:颗粒酶K通过破坏胞内的SET蛋白复合体及该复合体的DNA修复和基因的转录功能,从而诱导以DNA单链断裂为特征的新颖细胞凋亡机制;进一步,他们还获取了颗粒酶M 的晶体并解析了其结构,在分子水平揭示了颗粒酶M发挥水解作用的结构基础。
该课题组围绕重要抗肿瘤免疫分子颗粒酶家族成员,从蛋白质晶体结构、细胞信号传导到抗体的研制多个层次系统研究,在NK/CTL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机理研究取得突破,并为研发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两篇论文于2012年1月同期发表在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Journal of Immunology为美国免疫学家协会(AAI)主办的刊物,1916年创刊以来一直是免疫学界最权威的杂志之一。
2024-08-17
2024-09-02
2024-08-09
2024-08-06
2024-08-19
2024-08-15
2024-08-28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无菌方法开发及验证。通过采用薄膜过滤法,使用1mol·L-1硫酸镁溶液对样品及所用培养基进行处理,pH 7.0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含 0.1% 组氨酸、0.3% 卵磷脂和 3% 吐温 80)进行冲洗,有效地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得出的结论为采用 1 mol·L-1 硫酸镁溶液及 pH 7.0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含 0.1% 组氨酸、0.3% 卵磷脂和 3% 吐温 80)可以有效地消除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抑菌性能,可以将该方法用于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无菌方法验证。
作者:印萍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