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塔夫斯大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师开发出一种无痛的丝微针系统,能在长时间里将药物缓慢释放,无需冷藏多余的药物。这种微针兼具生物适应性和生物降解性,可在正常的温度和压力下制造,能装载易受破坏的生化药品并保持其活性。相关论文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网站上。
演示试验表明,新式丝微针能以可控制的速度递送大分子、酶模型药物、辣根过氧物酶,同时还保持药物的生物活性;装载四环素的丝微针还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表明这种微针在递送治疗药物的同时,还具有预防局部感染的潜在价值。
尽管有些药物可以直接吞服,但有些却无法承受胃肠道的消化分解。皮下注射的方式比较痛苦,也不能缓慢释放药物。只有很少的小分子药物能用贴敷的方式进入体内。丝微针仅1微米大小,能穿透上层皮肤而不会触及神经,是一种新的无痛式药物释放机制。但目前有很多难题阻碍了该技术的发展,如生物制品的脆弱性使药物在制造过程中丧失活性、不能精确控制药物释放或放药过多、微小的皮肤穿透带来的感染等。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新的制造程序,过程包括压力、温度和水处理等。他们用铝制成微针母模,排成500微米高,针尖半径不到10微米的阵列;用有弹性的聚二甲硅氧烷(PDMS)浇注在母模上形成凹模;再把装有药物的丝蛋白溶液注入凹模中。当丝干燥后,再把包含药物的丝微针取下来进一步加工。后处理包括用水蒸气使其变柔软,再通过温度、机械和电子的各种处理,使其具有相应的扩散率和药物释放速度。
研究人员表示,调节丝蛋白的后处理条件,如改变干燥时间,主要是控制它的次级结构,以能精确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经过释放动力模型测试,药物释放速度可以降低5.6倍。这解决了长期以来的药物释放难题,还能用在其他生物存储方面。
论文合著者、塔夫斯生物医学工程主席大卫·卡普兰还指出,这种微针非常灵活,能扩大或缩小、运输或存储无需冷藏,管理起来就像贴敷片或绷带一样容易。
2025-01-23
2025-01-17
2025-02-27
2025-02-12
2025-01-13
2025-01-22
2025-01-20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进步的关键力量。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旨在揭示其对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的积极影响。数字化转型理论为医药供应链的革新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实现了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的无缝对接。在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中,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供应链协同、预测与决策支持、智能物流等方面。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并强化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不仅能够提高响应速度,还能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运营成本。本文强调了数字化转型对医药商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医药供应链将更趋向于智能化和个性化,企业需持续跟进技术进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作者:韦颖、厉欢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