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周保罗研究组等科研人员新近在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学术论文于1月1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病毒学》杂志上。专家认为,这是首例关于人的中和抗体可以广谱中和几乎所有的 H5N1各型和亚型病毒的报道。
据介绍,自1996年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感染了超过5亿家禽,并且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出现了越来越多关于人感染H5N1病毒的报道。截至2011年10月10日,已有566例人感染被确诊,其中332人死亡。目前的疫苗往往只对相似的病毒株有作用。
在周保罗的指导下,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博士生胡红星等采用高灵敏度的H5N1假病毒系统,从感染过H5N1病毒但已康复的病人记忆B细胞中,筛选出了3 株抗H5N1病毒的人源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65C6 能够中和除了7.2亚型之外几乎所有型和亚型的H5N1病毒,并在老鼠模型中显示了很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在研究中,科研人员还发现单克隆抗体65C6能够识别位于血凝蛋白球形头部的构象表位(即由蛋白折叠而形成的较大区域)。该表位在几乎所有H5N1的血凝蛋白上都呈高度保守,提示该广谱中和抗体可以用来治疗感染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病人。
据了解,英国国立医学研究院、柬埔寨巴斯德研究所和我国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有关专家参与了该课题的合作研究。
2025-01-23
2025-02-27
2025-01-17
2025-01-07
2025-02-12
2025-01-22
2025-01-13
本文深入剖析了郭学平博士从透明质酸技术革命到合成生物学前沿的三十年探索,揭示了中国生物制造从追赶到领先的关键路径,并为未来技术产业化提供了战略思考。
作者:崔芳菲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