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提高纳米金壳材料对恶性肿瘤的抑制率,同时针对目前近红外光热治疗癌症技术中照射时间长、照射强度大、需重复多次照射等问题,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纳米材料可控制备与应用研究室在研究员唐芳琼的带领下,进一步发展了纳米金壳偶联主动靶向配体分子转铁蛋白新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在国际材料界顶级刊物《先进材料》上发表。
实现恶性肿瘤的安全有效治疗是目前生物医学界的重大挑战之一。唐芳琼研究室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设计发展新型纳米载体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其中,具有新结构和新性能的多功能纳米金壳是该团队一直致力发展的新型抗肿瘤纳米材料之一。该材料内层以结构独特的中空介孔夹心二氧化硅为核,其表面包覆金壳,纳米金壳以其物理化学性质等离子体共振性质为基础,经近红外激光照射,可将近红外激光光能转化为热能,并配以夹心二氧化硅对多种化疗药物的装载控制缓释技术,高效低毒杀死肿瘤细胞。
此次研发的纳米金壳偶联主动靶向配体分子转铁蛋白新技术,纳米金壳经偶联靶向分子后,可在减少照射时间与频率、降低照射强度的条件下实现恶性肿瘤的有效抑制。荷乳腺癌裸鼠肿瘤模型注射该材料后,经单次近红外激光照射即可消除肿瘤。在这一新的研究进展中,研究人员还首次系统对比研究了该新型多功能纳米金壳偶联主动靶向配体分子前后生物体内安全性和代谢情况,结果表明该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可从体内代谢。
《先进材料》杂志审稿人认为:“多功能金壳包覆夹心二氧化硅,能够将主动靶向、被动靶向、光热治疗与化疗结合协同治疗癌症,临床应用前景令人期待。”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27
2025-03-11
2025-04-15
2025-03-04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