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纳米技术不断发展,人们摄入纳米微粒的机会逐渐增多。为研究这种微粒对机体的影响,俄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纳米微粒会导致小鼠的白细胞增多,其程度和影响会因小鼠的免疫特点不同而相异。
俄科学院细胞和遗传学研究所、动物分类和生理学研究所的专家,在新一期俄学术刊物《俄罗斯纳米技术》上报告说,他们将尺寸小于100纳米(1纳米等于一百万分之一毫米)的二氧化硅微粒选作研究对象,这种物质在生产橡胶制品、化妆品和制药过程中常被用作填充材料或催化剂成分。
俄研究者挑选了两种小鼠,A种小鼠的“细胞免疫”特点突出,即它们的免疫T细胞直接抵御病原体的能力较强。B种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见长,即它们的B细胞产生抗体并引导的免疫反应较出众。
科研人员把A、B两种小鼠都分别分成3组,每组七八只。在甲组中,每只小鼠的鼻子里被滴入25微升悬浮液,其中的二氧化硅微粒尺寸均小于100纳米。乙组小鼠鼻腔摄入的二氧化硅微粒超过100纳米。丙组被滴入生理溶液。4小时后,研究者提取各组小鼠的血样及其肺部和支气管内表面的擦拭物。
分析结果显示,吸入二氧化硅微粒导致A种小鼠的多项血液检测值改变,其中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而B种小鼠不但白细胞增多,而且其肺部出现针对炎症的早期免疫反应。与吸入尺寸超过100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粒相比,小于100纳米的这种微粒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要显著得多。
参与这项研究的科研人员莫什金指出,纳米微粒引发的上述变化是好是坏目前难下定论。白细胞增多且肺组织出现免疫反应等现象说明呼吸道出现炎症,并有可能继续发展。但与此同时,机体抵御呼吸道感染的能力也在增强。因此若想深入了解纳米微粒对机体的影响,必须开展长期观察。
莫什金还认为,上述发现也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职业防护专家考虑制定相应的健康标准,以便挑选某些免疫特点突出者从事纳米材料生产。
2025-04-10
2025-02-27
2025-02-14
2025-03-04
2025-02-14
2025-03-11
2025-03-27
本文从用户角度出发,全面而深入地剖析了无菌药品密封性检测技术。通过分析用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需求、体验和遇到的问题,为制药企业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提供科学且实用的参考依据,同时为检测技术供应商改进和创新产品提供方向指引,促进无菌药品密封性检测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从而更好地保障无菌药品的质量安全。
作者:付沛林、王明建、王亮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