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法国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实验方案,希望能搜寻到第四种中微子的“芳踪”。科学家们表示,如果实验证实第四种中微子确实存在,那么,不仅会给中微子科学带来巨大影响,也将改变人类对物质组成的根本理解。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
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认为,存在着三种类型的中微子:电子中微子、μ(缪)中微子和τ(陶)中微子。科学家们已探测到这三种中微子并观察到相互间的转化—中微子振荡。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液体闪烁中微子探测器(LSND)实验发现,一束反μ介子撞击一个目标时,反电子中微子振荡发生的速度比预期快。最近,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的物理学家们对核反应堆中反中微子的生成速度进行了重新计算,结果发现,该速度比预测值高3%,随后,他们对20多个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结果进行了重新分析,发现了更多实验结果与预期不一致的情况。
科学家们认为,对这种偏差最简单的合理解释是存在着第四种类型的中微子,他们也推测出了其质量并认为它不会像其他中微子那样通过弱核力与物质发生反应,这使得它很难被探测到,甚至有科学家认为它可能是一种暗物质。
现在,CEA的迈克尔•克瑞贝尔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希望能准确测试第四个中微子是否存在。
科学家们的设想是,让一个活度为1.85PBq的反电子中微子同位素源朝位于大型液体闪烁探测器(LLSD)中央的一个目标开火。随后,利用位于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的巨型BOREXINO探测仪或位于日本“神冈矿”的KamLAND探测仪进行探测。
该反电子中微子同位素源将由一个辐射源—诸如铈核组成,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实验可能历时一年。如果轰击实验产生了一个不反应的中微子,他们将测量一个独特的振荡信号以证实第四种中微子的存在。
目前他们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是构建出一个反中微子源并建造一个厚厚的遮蔽材料来包裹它,实验也需要千吨级的探测器。
2024-09-27
2024-12-03
2024-10-04
2024-10-14
2024-10-15
2024-10-30
2024-12-03
口服固体制剂作为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剂型之一,其传统生产模式存在产尘量大、生产暴露环节众多以及工序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生产 OEB4-5 级标准的口服固体制剂时,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车间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针对高毒性或高活性等固体制剂生产所需采取的技术手段与措施。
作者:卞强、陈宁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