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可以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安全使用的起搏器和导线系统8月1日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被植入患者体内。这改变了以往植入心脏起搏器病人无法安全接受磁共振检查的历史。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起搏分会主任委员、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张澍教授指出,据资料显示,中国起搏器患者平均年龄在65岁至70岁,而这部分人群正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的高发年龄。磁共振扫描在诊断这类疾病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检查手段不可企及和替代的。
然而,传统的起搏器可能会与磁共振扫描设备产生相互影响,导致心脏起搏器不能正常工作,因而大量起搏器植入患者被禁止接受磁共振扫描检查。美敦力公司的这款新起搏系统在这方面实现了突破。
张澍表示,这一技术目前是唯一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安全进行磁共振检查的起搏器和导线系统。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华伟教授表示,目前刚刚在阜外医院接受植入的患者情况良好,如果该患者需要接受特定类型的磁共振扫描或接近扫描环境,医务人员会事先了解并帮助他接受适当的磁共振检查。
2025-04-24
2025-05-16
2025-05-11
2025-04-29
2025-04-28
2025-05-22
2025-05-23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