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疾病周(DDW)上公布的一项日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白光内镜联合放大窄带成像(NBI)有助于准确诊断早期胃癌。
在这项研究中,大阪癌症与心血管疾病医疗中心胃肠肿瘤科的Noriya Uedo及其同事在2008年6月~2010年5月期间招募了1,365例具有早期胃癌内镜治疗史且胃癌复发风险高的患者,主要目的是比较传统白光内镜与放大NBI用于实时诊断小于1 cm胃部病变的效能。基线时采用白光内镜对患者进行筛查,362例发现微小凹陷性病变(此前未发现),这些患者被随机分入白光内镜组和放大NBI组,两组各有20例胃癌患者。在白光内镜组中,采用放大NBI对内镜检查发现的病变进行复查。
结果显示,白光内镜组和放大NBI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5%(114例/176例)和90%(160例/17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放大NBI组的敏感性为60%(12例/20例),高于白光内镜组的40%(8例/20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大NBI 组的特异性为94%(148例/157例),显著高于白光内镜组的68%(106例/156例;P<0.001)。诊断用时方面,放大NBI比白光内镜约长30 s。从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来看,白光内镜联合放大NBI的诊断性能优于单纯白光内镜检查(各方面比较,P值均<0.001)。
研究者指出,白光内镜的特异性不是很高,并且假阳性病变数目较多,因此活检次数也较多。根据内镜检查所见,仅40%的胃癌被正确诊断。而在放大NBI组,由于特异性较高,因此假阳性病变数目较少,活检次数进而也较少。研究者表示,联合应用上述两种检查方法在区分恶性肿瘤病变与良性凹陷性病变方面的性能非常高,不必活检即可实现对早期胃癌的准确诊断。
该研究获日本厚生省资助。Uedo博士与所提及产品或仪器的生产商或供应商无相关经济利益联系。
2025-04-24
2025-05-16
2025-05-11
2025-04-29
2025-04-28
2025-05-22
2025-05-23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