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近十年的研究和探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领衔的课题组,针对我国公众前列腺癌发病特点,首创尿液中多瘤标联合检测等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体系,率先建立国人前列腺癌疗效和生存预测模型。其研究成果已在国内60余家医院的8500余名病人中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我国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水平,并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该成果近日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以往诊断前列腺癌,一般采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PSA),但其诊断准确性不高。为解决这一难题,叶定伟课题组首次提出把尿液中的PCA3、 TMPRSS2:ERG、annexin A3和肌氨酸等做为前列腺癌诊断的新标记物,并应用三维磁共振波谱成像立体定位和个体化穿刺活检技术,进一步完善前列腺早期诊断体系,使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从80%提高到95%,特异性从25%提高到50%,弥补了PSA检查的不足,使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从 19.8%提高到40.7%,并优化了前列腺穿刺活检技术,使感染率从9.8%下降到4.1%。
叶定伟课题组还首创前列腺癌局部侵犯、转移、疗效和生存预测模型及新指标,在建立国内第一个多中心前列腺癌数据库的基础上,首次揭示中国前列腺癌患者总体预后状况,并首次验证、创建适合国人前列腺癌包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创建并推广应用PSA减半时间法,预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情况,为优化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了分类依据。
据了解,雄激素非依赖是导致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叶定伟课题组向全国推广的优化建立晚期前列腺癌综合治疗规范和策略,使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从33%提高到41%,使病人排尿梗阻IPSS评分从29.7分下降到9.7分,生活质量KPS评分从55分提高到77分,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4-09-02
2024-09-04
2024-09-23
2024-08-28
2024-09-27
2024-08-27
2024-09-09
近年来,RNA疗法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力备受关注,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微小RNA(microRNA)领域的研究更是将这一热度推向高峰。在新药研发蓬勃发展的今天,小核酸药物被视为继小分子药和抗体药之后的“第三次制药浪潮”的关键力量。
作者:崔芳菲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