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研究员目前已将英国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的Zetasizer Nano ZS颗粒特征系统应用在工作中,证明了蛋白质和铝相互作用产生的静电特性。这一进步使得人们向利用自然生物过程创建新型铝复合材料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采用生物过程进行纳米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和构造被称作仿生纳米构造处理。通过将铝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相结合,诺丁汉的科学家们利用自发的生物组合过程创造出具有高度组织性的结构,称为Keggin离子。这些粒子将作为基本结构单元构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铝材料,用于各类应用,如止汗剂、生物传感器、环境控制系统以及生物医疗设备。
要通过材料处理将生物分子与纳米微粒结合,首先必须掌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以粒子与周围的媒介上所带的表面电荷为主。研究员Olivier Deschaume、Kirill Shafran和Carole Perry曾对一种样本蛋白质,即牛血清蛋白(BSA)对由多种高纯度含铝纳米级水体形成的混合铝-蛋白质复合材料的产生和特性的具体影响做了详细报告。
英国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的Zetasizer Nano ZS 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成功将粒子尺寸级别提高至纳米级甚至亚纳米级。使用本系统,研究团队实现了衡量氢氧化铝表面电荷对样本蛋白质主要静电作用所产生的影响所需的灵敏度。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27
2025-03-11
2025-03-04
2025-04-15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