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5月2日从军事医学科学院获悉:该院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开展的药物防治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在抗流感预防和治疗药物———磷酸奥司他韦及胶囊的基础上,又开发研制了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和抗流感病毒新药,建立起了甲型流感病毒疫情应急防控药物技术保障体系。
早在2004年抗击“禽流感”期间,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就组织科技攻关,成功研制出了抗流感预防和治疗药物———磷酸奥司他韦及胶囊,并建立了全球产能最大的生产线。为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流感疫情,2009年4月,军事医学科学院又与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紧急生产准备了一定数量的磷酸奥司他韦关键环氧化物,为国家应对甲型H1N1流感药物储备做好了技术准备。
针对老年人和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病急、上呼吸道感染严重、吞咽困难等问题,该院又研制出了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完全等效、适合老年人和儿童服用的颗粒剂,已在多个国家申报专利,其中规格为15mg的颗粒剂已获国家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
为有效克服现有药物可能产生的耐药性,提高抗病毒效果,该院又自主研制出了抗流感病毒新药———1.1类化学新药帕拉米韦三水合物及其注射液,体外实验表明其对流感甲、乙型病毒神经氨酸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是现有药物磷酸奥司他韦(达菲)的1600倍,对多数流感病毒株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Ⅰ期临床实验表明该药品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目前正在抓紧开展Ⅱ期临床研究。该注射液的研制成功,将为流感危重病人的救治提供有效治疗手段。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27
2025-03-11
2025-03-04
2025-04-15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