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目的
1.什么是原料药(API),其定义包含哪些关键属性?
2.如何定义原料药的“质量目标产品概况”(QTPP)?
3.在仿制药和创新药中,原料药开发的目标有何差异?
4.原料药开发如何支持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5.原料药与辅料、制剂的关系如何影响最终产品质量?

二、开发原则
6.原料药开发的核心原则(如QbD、绿色化学)如何指导工艺设计?
7.如何确保开发过程符合ICH指南(如Q7、Q11)和各国药典要求?
8.原料药开发中如何实施质量风险管理(ICH Q9)?
9.在成本控制与质量保障之间如何取舍?
10.合成路线设计的三大核心原则(可行性、可控性、合理性)如何具体实施?

三、开发流程
11.原料药开发的典型阶段划分(从早期研究到商业化生产)及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12.化学合成路线选择的依据有哪些(收率、成本、安全性等)?
13.小试工艺开发的核心任务与挑战是什么?
14.小试(实验室规模)到中试放大需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15.如何设计关键工艺参数(CPP)与关键质量属性(CQA)的关联性
16.工艺验证(PV)的核心步骤和验收标准是什么?
17.如何设计稳定性研究方案以支持原料药有效期?

四、化学与工艺
18.如何优化合成路线以减少副产物和杂质生成?
19.如何通过工艺强化缩短生产周期?
20.结晶工艺开发中需关注哪些关键因素(晶型、粒度分布等)?
21.如何解决工艺放大中的传质、传热和混合效率问题?
22.溶剂选择与回收策略如何影响工艺经济性和安全性?
23.如何建立中间体和原料药的质量标准(COA)?
24.基因毒性杂质(如亚硝胺类)的控制策略是什么?
25.如何管理起始物料和关键试剂的供应链风险?

五、质量控制与分析方法
26.分析方法开发需满足哪些关键要求(专属性、灵敏度等)?
27.如何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耐用性?
28.杂质谱分析(包括未知杂质)的关键技术手段有哪些?
29.如何通过晶型研究避免多晶型问题对制剂的影响?
30.杂质谱分析的策略与限度设定依据?

六、合规与申报
31.原料药开发需满足哪些ICH指南要求(如Q3A、Q6A)?
32.如何平衡工艺效率与质量合规性(如杂质控制)?
33.工艺变更管理(如路线变更)的法规要求有哪些?
34.如何应对不同国家/地区(FDA、EMA、NMPA)的申报差异?
35.原料药开发中需进行哪些关键风险评估(如FMEA)?

七、生产与质控
36.高活性原料药(HPAPI)的工程控制与防护措施??
37.如何设计清洁验证方案以避免交叉污染?
38.批生产记录(BPR)需包含哪些关键信息?
39.偏差调查(OOS/OOT)在原料药生产中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40.如何通过持续工艺验证(CPV)确保长期质量稳定?
八、技术与创新
41.连续制造(Continuous Manufacturing)在原料药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如何?
42.生物催化技术对传统化学合成的补充作用是什么?
43.如何利用AI加速工艺开发和优化?
44.绿色化学(如原子经济性)如何推动原料药工艺革新?
45.基因毒性杂质控制的新兴技术有哪些(如流动化学)?

九、挑战与风险管理
46.开发过程中常见的失败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
47.原料药成本构成分析及降本策略?
48.供应链中断对原料药开发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是什么?
49.如何制定原料药开发的项目管理计划(时间、资源、风险)?
50.未来原料药开发的趋势(如个性化药物、多肽/寡核苷酸类)对技术要求有何变化?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