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来源于阿斯利康官网
EsoBiotec是何方神圣?
EsoBiotec是一家专注于体内细胞疗法研发的先驱企业,其早期临床研究已展现出令人鼓舞的成果。传统的细胞疗法需要从患者体内提取细胞,在体外进行基因改造,然后在免疫细胞清除后重新注入患者体内作为药物,通常需要数周时间。EsoBiotec的体内疗法通过在患者体内直接改造免疫细胞,有望解决传统细胞疗法的诸多障碍,减少复杂性和生产时间,从而让更多患者受益。
EsoBiotec特有的ENaBL技术平台
EsoBiotec的工程化纳米抗体慢病毒平台—EnaBL(图2),利用高度靶向的慢病毒将遗传指令递送至特定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从而改造这些细胞以识别并摧毁肿瘤细胞(用于癌症治疗)或自身反应性细胞(可能用于免疫介导的疾病)。这种方法使得细胞疗法可以通过简单的静脉注射进行,而无需进行免疫细胞清除。整个过程仅需几分钟,而目前的疗法则需要数周时间。
图2 基于第三代细胞特异性免疫屏蔽型慢病毒载体技术的ENaBL平台
ENaBL平台的PPT中展示了多项差异化优势
免疫屏蔽型慢病毒载体:精准靶向与强效递送双重保障
模块化技术设计:兼容多种细胞类型及治疗应用场景
可扩展生产工艺:确保高性价比疗法的稳定供应,覆盖全球需求
图3 ENaBL平台PPT展示
EsoBiotec基于ENaBL平台的专利
EsoBiotec在其发表的名为《Viral vector and producer cell》的专利中,展现了基于其技术平台的实例。
从下图可以看出, 该技术设计将纳米抗体锚定在病毒包膜外,使其携带病毒靶向目的细胞,随后由病毒胞膜蛋白介导进入靶细胞内,在病毒包膜上,还包含CD47的表达,能够减少载体吞噬作用和转导脱靶,以增加病毒转导入靶细胞的可能。此外,该慢病毒载体还将MHCI进行了基因敲除,目的在于减少其免疫原性和补体介导的慢病毒失活,以适应多种细胞类型。该载体还包含一段核酸序列,该序列为靶细胞特异的启动子,用以减少潜在的脱靶转基因的表达并增加病毒滴度(图4)。
图4 ENaBL平台的慢病毒载体示例图
通过上文慢病毒载体模型,EsoBiotec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的VHH(如CD3,CD4,CD8,TCR等),用以测试其治疗效果。
其中,从下图可以看到相较于对照组,CD14 VHH G1x eLV hIL12 联合TCRab VHH G1 x eLV BCMA-CAR单剂量注射到人源化实验小鼠的结果中,其肿瘤的体积得到显著的控制(图5)。
图5 慢病毒联合单剂量递送数日后,实验小鼠肿瘤大小的变化结果
EsoBiotec的产品管线
EsoBiotec推进一系列旨在对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实现颠覆性革新的多元化产品管线。依托ENaBL平台的技术优势,其临床研发项目致力于开发兼具高性价比与即用特性的创新疗法,以可扩展性和精准性满足亟待解决的临床需求。
图6 EsoBiotec的产品管线
如上图所示,ESO-T01 是一种免疫屏蔽慢病毒载体,可在体内将 T 淋巴细胞重新编辑为高效的 BCMA CAR-T 细胞,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EsoBiotec 的产品线还包括三种一流的组合候选药物——ESO-TX101,ESO-TX102和ESO-TX103——旨在通过同时改造T细胞和单核细胞来重塑肿瘤微环境,以治疗实体肿瘤(图6)。
ESO-T01的临床实验进展
2024 年 12 月 11 日,EsoBiotec宣布和深圳普瑞金合作开发的ESO-T01 的相关临床研究在中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启动,以评估ESO-T01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此之前,普瑞金曾公布过一项关于抗BMCA的单域抗体的专利,如下图所示,在阻断BCMA和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中都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图7,8)。
图7 不同单域抗体对BAFF的抑制效率
图8 BCMA CART对Daudi的杀伤效率
2025年1月8号,EsoBiotec宣布启动ESO-T01注射液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初步的临床观察表明,在不进行淋巴细胞清除的情况下,初始剂量的ESO-T01即可实现高水平的T细胞重编和CAR-T细胞扩增。在单次给药ESO-T01后的第28天,首例接受治疗患者的骨髓中未检测到癌细胞。治疗期间未报告任何重大不良事件。
2025年1月15日,Chromatin Bioscience与EsoBiotec的持续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双方共同开发的ESO-T01体内CAR-T候选疗法已成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创新性体现在采用了Chromatin Bio专有启动子设计平台chromatinLENS开发的合成启动子,该技术为EsoBiotec免疫治疗策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结语
ESO-T01 是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体内 BCMA CAR-T 候选药物,通过直接在患者体内重编程免疫细胞,开创了癌症治疗的革命性突破。期待阿斯利康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加速推进创新型,高性价比细胞疗法的全球可及性,加快开发具有广泛治疗适用性的新型递送技术平台,惠及全球更多患者。
医药速览
邵丽竹
何发
2025-01-23
2025-02-27
2025-01-17
2025-01-07
2025-02-12
2025-01-22
2025-01-13
本文深入剖析了郭学平博士从透明质酸技术革命到合成生物学前沿的三十年探索,揭示了中国生物制造从追赶到领先的关键路径,并为未来技术产业化提供了战略思考。
作者:崔芳菲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