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遗产一:生物安全法案
关键时间节点:如果法案在接下来的跛脚鸭期间(1月特朗普正式就任)没有通过,那么在下一个国会任期就需要“重启”。而目前将方案在跛脚鸭时期重新纳入NDAA修正案中夹带通过,仅众议院进行了相关表态,参议院并不打算这么干。走独立立法也存在分歧,参众两院的版本有争议。因此,今年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对于该法案能否立法成功非常关键。
假设跛脚鸭期间立法成功,也有观点认为对CXO的负面利空已经出清,未来影响有限:因为即使是众议院版的法案也不包含医保,影响药明生物的业务范围只有2%左右(目前药明生物742个在手项目没有接受联邦资金资助)。
假设立法不成功,下一个国会期,特朗普政府会怎么做呢?有两种推测走向:
一种是持续利空。国内有些业媒延引美国相关律师机构的预测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可能更愿意加快法案实施步伐,并将法案与其它许多贸易问题结合起来,推动美国的制造业回流。相关组合方案可能包括:加征关税、进一步收紧对中国CXO企业的监管政策,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技术转移审查、限制敏感技术共享、限制中国医药企业(包括CXO)在美国的并购投资等。
一种是较为乐观的推测,这取决于特朗普政府怎么定义CXO行业。如果特朗普政府认为CXO的本质依然是帮助制药企业开发新药,新药的IP完全属于制药公司,且中国CXO能够以自己的速度、质量、效率帮助美国创新药在全球市场获取更大利益,因此不存在中美产业竞争,加上药明等已在美国投资建厂,也许能避免被针对打压。
图源:药明生物美国工厂
但,如果特朗普政府将CXO+中国创新药的“双双崛起”视为对美国生物医药这一产业的“挑战”,那么相关的遏止措施是一定会出台的。不过即使继续被打压,也不用陷入“极度悲观”,因为脱钩不易,双方有博弈就会有变化,政策不可能“一刀切”,同时政策的打击也可以有应对之策。
以可能到来的加增关税为例,药明生物M端业务占比大约30-40%,创新药部分销往美国的占比也就15%-20%,取中位数,15%的M端业务会受影响,且这里边还可以利用海外产能化解,尤其是美国本土产能。药明目前海外产能占比10%左右,计划未来几年海外产能占比达到40%以上。
政策遗产二:供应链盟友合作
图源:pixabay
政策遗产三:《通胀削减法案》(IRA)
此前,两大政党候选人在堕胎权、移民和经济等关键问题上针锋相对,但哈里斯和特朗普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那就是公开表示希望降低美国药品价格。然而,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可能会截然不同。
川普代表的共和党并不那么赞同《通胀削减法案》(IRA)的药品定价谈判政策,但因为《通胀削减法案》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药品定价立法,并且已经成为法律,无论谁获胜,它都将实施。
不过,美国相关专家预测,如果特朗普遵循传统基金会一份有争议的922页政策提案《2025计划》,他的政府将追求大幅改变,缩小该法律的适用范围。实际上,《通胀削减法案》中包括的药品定价谈判计划将可能被废除,而政策的其他支柱将保留。
并且,在总统职位之外,共和党人周二重新夺回了参议院的多数席位。参议院的多数席位意味着共和党人可以迅速全面确认特朗普的政治和司法任命。如果共和党人如预期的那样保持对众议院的控制,他们也可能能够调整《降低通货膨胀法案》以减轻药品价格谈判的影响,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改革 PBM,而无需民主党人施加太大影响。
共和党政府最后可能会倾向于透明度为重点的政策,基于特朗普自己过去的成就,提供 “一套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使用行政命令,扩大医院价格透明度并抵制意外收费。
国会预算办公室最近的一份报告分析了几项已提出的药品定价政策,包括一项与特朗普以往主张类似的措施,即根据海外成本限制美国国内药品价格。该选项可能会导致平均价格降低约5%,这将是该办公室审查的七项措施中影响最大的,但相对IRA法案的药品定价谈判来说,已经温和非常多。
BMO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师Evan Seigerman在大选前就指出:“特朗普若赢得大选,将对生物制药市场情绪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那时IRA可能不会扩大,FTC干预将从制药业转移,公司税会更低,药品定价改革的重点可能会转移到药房福利管理者(PBMs)上。”这些会更多利好美国医药创新,进而利好CXO。(PS: 美国的高药价是调动药企投入新药研发的关键催化动力,削减IRA法案不利于医疗付费减负,但有利于新药保持定价,进而减少对药企创新研发动力的打击)。
盖德视界
邵丽竹
何发
2024-09-23
2024-09-27
2024-12-03
2024-10-04
2024-10-14
2024-10-15
2024-12-03
口服固体制剂作为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剂型之一,其传统生产模式存在产尘量大、生产暴露环节众多以及工序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生产 OEB4-5 级标准的口服固体制剂时,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车间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针对高毒性或高活性等固体制剂生产所需采取的技术手段与措施。
作者:卞强、陈宁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