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于新兴的药物形式/靶点,有时候跟的越紧,面临的风险越大,这在因M7824而备受追捧的PD-L1/TGF-β双抗组合上得到充分体现。
在2021年M7824惨遭四连败后,PD-L1/TGF-β的药物研发被阴霾笼罩,这个组合是否成药的前景大打折扣。
但面对先锋默克的隐退,恒瑞仍选择前行,近日在《Cancer Cell》期刊上带来了PD-L1/TGF-β双抗SHR-1701新的临床数据(TRAILBLAZE),在不可切除的Ⅲ期NSCLC患者中,新辅助SHR-1701联合化疗(随后进行手术或放疗)显示出具初步积极的疗效和可耐受的安全性。有25%的患者实现了手术转化。
该项临床试验中,在接受新辅助联合治疗的主要队列患者(n=97)中,两项主要终点目标(诱导后ORR和18个月EFS率)均达到,诱导后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8%,18个月无事件生存率(EFS)为56.6%)。27例(25%)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均达到R0切除。
M7824被雪藏
M7824是德国默克率先开发出了一款PD-L1/TGF-β双抗药物,2018年ASCO上的惊艳亮相让大家记住了这款药物。
虽然PD-1/PD-L1抗体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多种晚期癌症,但是不到20%的有效率仍叫人难以满意。而在ASCO上报告的Ⅰ期临床数据中,M7824大大提高了PD-1/PD-L1单抗治疗的响应率。
在PD-L1阳性患者群体(PD-L1不小于1%)中,M7824的总体缓解率(ORR)达到了40.7%。而在PD-L1高表达的NSCLC患者群体(PD-L1不小于80%)中的ORR更是高达71.4%,而PD-1通常只有29-44%。另外在HPV相关肿瘤中,M7824的ORR高达41.7%,PD-1通常只有15-20%。此后,M7824成为众星捧月的明星药物,下一代PD-1、升级版PD-1、超级抗体等各种响亮名头加身。
这而一惊艳临床数据不仅在2019年吸引了GSK斥总价37亿欧元获得M7824的共同开发及商业化权益,更是刺激国内一大批企业投身开发。
恒瑞首当其冲,快速跟进了这个组合。2018年7月,SHR-1701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一期临床试验批件,这是国内第一个、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阶段的PD-L1/TGF-β双抗,进度在国内一众跟进者中最为领先。
SHR-1701在结构类似于M7824,都是anti-PD-L1和TGF-βRII胞外结构域的融合蛋白,同时阻断PD-1/PD-L1和TGF-β。
不过到2021年,M7824的境遇开始急转直下,在四项临床中接连宣告失败。
2021年1月15日,M7824在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错配修复缺陷(dMMR)实体瘤患者Ⅱ期临床研究中未显示出抗肿瘤活性而以失败告终。
2021年1月20日,德国默克宣布终止M7824的肺癌Ⅲ期临床试验。独立数据监控委员会认为,M7824不太可能击败K药达到主要疗效终点,随后公司决定提前终止该临床试验。
2021年3月16日,M7824二线治疗胆管癌Ⅱ期临床NTR@PID BTC047未达到主要终点,M7824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仅为10.1%,试验宣告失败。
M7824单药的临床失败使得默克对M7824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胆管癌临床试验难以抱有希望。2021年8月23日,默克认为不太可能达到总生存率终点,决定终止该联合疗法的临床试验。
M7824一路四连败也触发了葛兰素史克与默克合作协议的终止。从此以后,已经极少见到关于该管线的公开报道,虽然默克并未明确表示彻底放弃该管线,但自2022年来,M7824再未在默克的在研管线中出现过。
恒瑞的独自探索
默克的退出,留给追随者的只剩下迷茫,如何发掘PD-LI/TGF-β这个组合的成药价值,已经没有人能指明方向,恒瑞只能独自摸索。
据恒瑞医药2023年年报披露,目前SHR-1701仍有9项临床试验在推进,其中绝大多数为与其他药物的联用,只有一项是单药临床。
虽然恒瑞并未因此泄气,但是近两年来也有多项SHR-1701的临床被放弃了。
对比2022年,有3项临床试验已从恒瑞2023年的年报中消失,包括,SHR-1701联合(化疗+贝伐珠单抗)针对EGFR突变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SHR-1701联合(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晚期/转移性胰腺癌的Ⅱ期临床SHR-1701单药针对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Ⅰ期临床。
2023年SHR-1701相关临床试验(2023年年报)
2022年SHR-1701相关临床试验(2020年年报)
撰稿人 | 无言 生物制药小编
责任编辑 | 邵丽竹
审核人 | 何发
2024-09-23
2024-09-27
2024-12-03
2024-10-04
2024-10-14
2024-10-15
2024-12-03
口服固体制剂作为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剂型之一,其传统生产模式存在产尘量大、生产暴露环节众多以及工序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生产 OEB4-5 级标准的口服固体制剂时,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车间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针对高毒性或高活性等固体制剂生产所需采取的技术手段与措施。
作者:卞强、陈宁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