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外药企一周10起扫货中国Biotech,到药明生物逼多变逼空,再到JPM春晚(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年会),信息量密集到爆炸。
海外大厂赶在资本寒冬结束前恐慌性收购,因为低价捡漏的时间窗口即将关闭。海外生物科技回暖,也对国内形成映射,药明生物装不下去了,北美贡献约55%新增项目,中国区新增项目数占比大幅反弹至25%。
在所有事实中,最重要事实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医药创新发源地之一。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头对头挑战司美格鲁肽,百济神州Sonrotoclax头对头挑战维奈克拉,康方生物AK112头对头挑战K药。在正面战场上,国产大药通过战胜国际大药夺取主导地位。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临床成功,首个国产GLP-1双靶点减肥药即将申请上市,成为冲在最前面的潜在国产药王。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创新药阵营中,各个治疗领域的药王在本次JPM大会上集中亮相。
01
贝塔红利叠加药企能力
海外IBB、XBI处于新一轮景气长周期的开端,而国内生物科技处于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内生成长动力更强。
国内生物科技企业多在港股上市,具有鲜明的高弹性、高波动性特征,港股医药代表指数恒生生科指数(HSHKBIO)PB分位数回落至近3年0.14%,处于历史底部位置。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美债利率见顶,投融资改善,有望带动创新药板块回暖。HSHKBIO与美债收益率具有较强负相关性,恒生医药ETF(159892)作为HSHKBIO指数下规模最大的ETF,在当前时点配置价值显著。百济神州、信达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康方生物是恒生医药ETF(159892)重仓股,分别储备有各个治疗领域的药王,都进入临床后期或临近商业化,具备较强的催化效应。
中国创新药的时代红利刚刚开启,无论出海还是内需,都处在起点上。据东吴医药数据,2021年全球创新药市场约8300亿美元,其中美国创新药占比超一半,中国创新药占比只有3%;中国创新药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约1/10,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占比,未来提升空间较大。
中国创新药的前端研究逐渐不逊色于欧美,而且临床推进效率大幅领先。据麦肯锡报告及华创新药数据,在药物发现阶段,从靶点确认到化合物筛选的行业平均周期为24-36个月,而中国头部药企仅需花费12-20个月便可完成上述过程,节省30-50%的时间。在临床阶段,中国药企同样拥有更高的临床效率,患者入组速度比行业平均水平快2.5倍。以PD-1在1L 治疗NSCLC的入组为例,行业正常入组速度为每家临床中心平均每月入组0.3-0.5名患者,而中国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平均可入组0.9名受试者;以GLP-1为例,正常情况下每家临床中心每月可入组2名患者,而中国头部药企平均每月能实现10名患者的入组。
贝塔红利叠加药企能力,创新大药的时代来了。
百济神州的下一个泽布替尼?本次JPM大会可能提供了两个选项。
艾伯维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2022年全球销售额20.1亿美元,同比增长10.4%,据艾伯维预计,维奈克拉峰值销售有望在2026年达到60亿美元。相比维奈克拉,百济神州BGB-11417对Bcl-2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具备克服 G101V 耐药突变的潜力。BGB-11417已启动与泽布替尼联合治疗初治CLL的3期临床试验,并计划开展针对AML的注册临床,以及探索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潜力。
百济神州BGB-16673是一款靶向BTK的蛋白降解药物(BTK CDAC),有望解决患者对BTK抑制剂耐药的问题,作为泽布替尼加强版,市场潜力数十亿美元级别。2024年BGB-16673启动针对MCL和CLL的3期研究,以及探索与其它疗法的组合用药潜力。
亚盛医药Bcl-2抑制剂Lisaftoclax(APG-2575)轻装突进,预计2024年在中国提交R/R CLL/SLL的上市申请。APG-2575治疗R/R CLL的研究数据显示,患者总缓解率(ORR)73.3%,安全性方面保持与前期研究结果相当的低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发生率。长期随访中,第30个月时的总生存(OS)率达到86.3%,进一步确认其较高的反应率、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以及为CLL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方面的潜力。
APG-2575两个全球注册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稳扎稳打推进国际化,广覆盖血液瘤多适应症,瞄准40亿美元以上全球市场机会。
康方生物合作伙伴Summit在JPM大会上更新AK112 (PD-1/VEGF 双抗)肺癌积极数据,相比K药具备竞争力。
AK112的核心价值在于万药互联,作为肿瘤联合疗法的基石药物,复制K药成功路径,并且以PD-1双抗替代PD-1单抗。IO+ADC将成为未来5-10年肿瘤免疫的主线,有望取代一半IO+化疗,在这种背景下,PD-1双抗将成为ADC黄金时段的基石。
AK112用于EGFR TKI耐药NSCLC预计今年Q2国内获批,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肿瘤免疫+抗血管”机制的双抗新药。AK112头对头K药用于PD-L1阳性的NSCLC(1L单药)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今年Q2有望进行期中分析(PFS主要终点),随后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02
慢病大药爆发
2024将成为慢病新药大年。
度普利尤单抗(达必妥)把自免在中国的商业逻辑完全打通,其中国区2023年销售额预期直指70亿元。
诺诚健华自免重磅管线TYK2抑制剂ICP-332和ICP-488在JPM大会上亮相。
ICP-332 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II期成功,疗效与赛诺菲的度普利尤单抗、艾伯维的乌帕替尼相近,但胜在安全性与口服可及性兼备。在接受治疗4周的患者中,ICP-332展示出显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80毫克和/或120毫克剂量组达到了多个有效性终点,包括EASI(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50、EASI 75、EASI 90(EASI评分较基线改善≥50%,75%,90%)及研究者整体评估(IGA) 0/1(即皮损完全清除或基本清除)。
全球尚无TYK2治疗AD获批,诺诚健华进度领先,ICP-332有望于2024H1在美国申报IND并获得批准,并于2024H2启动针对AD适应症的3期临床、在中国和美国启动针对第二个适应症的2期临床。ICP-488将启动针对银屑病的2期临床并于2024H2完成患者入组。
康诺亚生物每条管线的立项都经过精心设计,兼顾大适应症和差异化,率先撞线的是CM310,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上市申请去年12月获得CDE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这是国产进度最快、潜在最优的IL-4Rα单抗,有望2024Q4获批上市。CM310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适应症有望2024Q3提交NDA,后续还将拓展至大病种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三生制药处于国产自免第一梯队,主流自免靶点全布局,5款自免产品进度国内前三。611(IL-4Rα单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研发进展国内居前,CRSwNP和COPD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进度也国内居前。610(IL-5单抗)治疗哮喘同靶点国内进展第一,嗜酸性粒细胞哮喘适应症Ⅱ期临床入组完成,2023 年 1 月 4日宣布达到主要终点。613( IL-1β单抗) 研发进展同靶点国内第二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II 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2024年起有望逐步提交IL-17A(2024E)、IL-1β(2025E)、IL-4R(2026E)、IL-5(2027E)NDA。
糖尿病和肥胖症也是最热的慢病领域。药明康德本周宣布正式投产两个多肽生产车间,为全球及国内GLP-1药王的诞生做好产能配套,多肽固相合成釜总体积提升至32000L,这已是全球最大产能之一。
03
前沿疗法爆红
2024年初,小核酸药物BD的躁动,已经让前沿疗法的未来照进现实。
随着瑞博生物2021年科创板IPO遇挫,国内小核酸赛道一度进入沉寂期。瑞博生物通过BD复出,预示着小核酸热度再起,商业前景已比较靠谱。
目前小核酸药物最大优势在于长效。在慢病领域不管以前有没有成熟药物占位,只要实现半年或一年一针,小核酸药物在依从性、便利性上就具备碾压性的优势。
君实生物在JPM大会上披露,siRNA药物研发平台初步搭建完毕,通过独有的修饰模式设计,在提高siRNA稳定性的同时降低副作用。获得具有抑制活性的siRNA序列后,其与靶向投递分子组合形成具有靶向抑制作用的siRNA药物。SiRNA的合成纯化及中试生产平台也将在近期搭建完成,进一步提高项目研发能力。
君实生物靶向ANGPTL3的siRNA药物JS401临床试验申请2023年4月获得NMPA批准,拟主要用于高脂血症治疗,siRNA药物相较于单抗类药物,可更加长效对甘油三醋及胆固醇进行控制。
CAR-T疗法平民化的速度可能超出预期。随着商保的积淀,储备的潜在患者越来越多,纳入商保时间越长,CAR-T疗法势必加速放量。
金斯瑞生物科技子公司传奇生物西达基奥仑赛国际化成功,随着前线治疗的获批,中信建投预测西达基奥仑赛销售峰值84亿美元。西达基奥仑赛纳入优先审评,有望今年国内获批上市。
传奇生物在JPM大会上透露,拥有在安全性和CMC生产方面具备潜在优势的非基因编辑通用型CAR-T、CAR-NK等多种异体平台,利用多重创新策略克服实体瘤细胞治疗中遇到的挑战。其在研管线中包括多款自体/异体CAR-T疗法、NK疗法和γδ T细胞疗法。
通用型+实体瘤+自免,将助推CAR-T疗法尽快解决可及性难题,其中蕴藏着未来的药王。
开年创新药最大的特点就是躁动,完全无法低调,这是内在蓬勃生命力的体现,还有更多的大事件、大单品呼啸而来。
撰稿人 | 阿基米德Biotech
责任编辑 | 胡静
审核人 | 何发
2024-12-03
2024-10-14
2024-10-15
2024-10-30
2024-12-03
2024-10-08
2024-12-17
口服固体制剂作为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剂型之一,其传统生产模式存在产尘量大、生产暴露环节众多以及工序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生产 OEB4-5 级标准的口服固体制剂时,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车间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针对高毒性或高活性等固体制剂生产所需采取的技术手段与措施。
作者:卞强、陈宁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