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全球已上市ADC药物情况
1. 吉妥珠单抗奥唑米星
吉妥珠单抗奥唑米星是FDA批准的首款ADC药物,作用靶点为CD33,是人源化的IgG4通过二硫键与卡奇霉素衍生物结合而成,可与表达CD33的白血病细胞特异性结合,内吞后连接子被水解继而释放卡奇霉素,进入细胞核与DNA结合使双螺旋链断裂,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用于治疗 60 岁以上伴有复发性AML且不接受其他化疗的患者,2010年因缺乏有效的临床疗效证据及较大的肝脏毒性,目前已退市。
2. 维布妥昔单抗
维布妥昔单抗是靶向CD30的ADC药物,通过蛋白酶敏感的连接子偶联而成,可在血液中保持稳定,但经内吞进入表达CD30的细胞后,可以释放MMAE并杀死靶细胞。用于治疗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或蕈样真菌病等,2020年在国内获批上市,2022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价格调整为7202元/50ml,降幅达54%,有效降低淋巴瘤患者负担。
3. 恩美曲妥珠单抗
恩美曲妥珠单抗是一款靶向HER2药物,活性成分为曲妥珠单抗通过不可降解的连接子与美登素衍生物结合,实现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用于治疗既往已接受赫赛汀和紫杉烷化疗(单独或联合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020年在国内获批上市,是国内首 个上市的ADC药物,2022年全球销售超过150亿元,位于ADC药物榜首,显示出巨大的临床治疗优势。
4. 奥加伊妥珠单抗
奥加伊妥珠单抗是一款靶向CD22的ADC药物,由伊珠单抗和刺孢霉素衍生物通过可降解连接子偶联而成。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年患者,2021年在我国上市,临床结果显示,与标准疗法(标准强化化疗)相比,奥加伊妥珠单抗完全缓解率更高,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更长。
5. 德曲妥珠单抗
德曲妥珠单抗也是一款靶向HER2的ADC药物,是曲妥珠单抗和喜树碱衍生物通过可降解连接子偶联而成。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HER2药物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今年2月在我国获批上市,7月份新适应症再次获得国内批准上市。作为备受瞩目的新一代ADC药物,其临床获益得到了充分验证,首个ADC药物之间头对头比较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德曲妥珠单抗组无进展生存期长达28.8个月,是恩美曲妥珠单抗组的4.2倍,将抗HER2二线治疗的获益推向新高度。
6. 维泊妥珠单抗
维泊妥珠单抗作用于CD79b靶点,单克隆抗体以高亲和力和选择性方式结合细胞表面CD79b,随后连接子被溶酶体蛋白酶裂解,释放MMAE,抑制细胞分裂和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杀死恶性B淋巴细胞。用于未经治疗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今年1月在我国获批上市,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显著改善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27%。
7. 维恩妥尤单抗
维恩妥尤单抗是同类首创的直接作用于Nectin-4的一种ADC药物,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 PD-1/PD-L1 抑制剂和含铂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在国内正处于申报上市的阶段。
8. 戈沙妥珠单抗
戈沙妥珠单抗是首款靶向TROP2的ADC药物,单克隆抗体结合了约8个超强细胞毒 性药物SN-38,具有稳定的抗肿瘤作用,用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2022年在国内获批上市,为中国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带来新型治疗选择。
9. Belantamab Mafodotin
Belantamab Mafodotin作用靶点为BCMA,是单抗与微管抑制剂MMAF偶联而成,MMAF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不能直接使用,需通过ADC形式,将其直接递送并集聚在肿瘤细胞,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10. Cetuximab Saratolacan
Cetuximab Saratolacan作用于EGFR靶点,由西妥昔单抗与IRDye700DX偶联而成,可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全球首个获批的头颈癌肿瘤光免疫治疗药物,在药物和癌细胞结合后,再向患者照射近红外光,从而激活药物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
11. 维迪西妥单抗
维迪西妥单抗是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HER2靶点ADC药物,在国内ADC药物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用于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的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治疗,2022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价格大幅度下降,目前售价3800元/60mg,有效减轻患者负担。
12. 泰朗妥昔单抗
泰朗妥昔单抗是全球首 个靶向CD19的ADC药物,药物进入细胞后,会释放吡 咯并苯二氮杂䓬二聚体,抑制DNA复制,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用于单药治疗此前至少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性治疗的复发/难治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今年7月在国内由瓴路药业和 ADC Therapeutics提交上市申请,也是国内首 款申报上市的靶向CD19抗体偶联药物。
13. Tisotumab Vedotin
Tisotumab Vedotin靶向细胞表面TF蛋白,药物裂解后,释放出MMAE,破坏肿瘤细胞复制的微管网络,导致细胞复制受阻和肿瘤细胞死亡。用于治疗化疗期间或化疗后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为2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2月。
14. 恩美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物)
该药为恩美曲妥珠单抗的生物类似物,上文已有介绍。
15. 索米妥昔单抗
索米妥昔单抗是全球首个靶向叶酸受体α(FRα)的抗体偶联药物,该药于去年12月获得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FRα阳性且既往接受过1-3线系统性治疗的铂耐药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或原发腹膜癌的成年患者,其大中华地区权益已转让给华东医药,目前在国内已获得CDE优先审批资格,今年8月华东医药在海南博鳌正式启动铂耐药卵巢癌的真实世界研究。
小结
ADC药物概念早在一百年即被提出,然而受限于技术壁垒较高,始终发展较为缓慢,近年来,随着偶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已成为生物医药最为炙手可热的领域,资本不断加码布局该领域,近五年累计融资事件数超120件、融资总金额超870亿元。国内外龙头企业及Biotech纷纷加大该领域布局,研究热度持续上升,但也带来了该领域靶点扎堆、同质化研究现象,未来如何进行差异化布局将是企业重点思考的方向。
撰稿人 | W&D CPHI制药在线
责任编辑 | 胡静
审核人 | 何发
2024-09-02
2024-09-04
2024-09-23
2024-08-28
2024-09-27
2024-08-27
2024-09-09
近年来,RNA疗法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力备受关注,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微小RNA(microRNA)领域的研究更是将这一热度推向高峰。在新药研发蓬勃发展的今天,小核酸药物被视为继小分子药和抗体药之后的“第三次制药浪潮”的关键力量。
作者:崔芳菲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