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间接反馈控制
2.3 直接反馈控制
控制底物浓度—补料由发酵过程中碳源的浓度决定。(例如在发酵罐有实时的葡萄糖分析仪监测)大肠杆菌菌株高密度发酵研究,通过在600nm处测得细胞的OD值。
蛋白纯化策略侧重于在提高蛋白纯度的同时减少蛋白表达量的损失。因此我们常采用多种纯化方式混合纯化的方法,常用的纯化方法有以下四种:
3.1 亲和纯化
利用目的蛋白与其特异性配体之间的亲和力分离蛋白;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合层析(Immobilized metal io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IMAC),简称金属螯合亲合层析,是一种新型的应用于原核蛋白纯化的技术。该方法通过蛋白质表面的一些特殊的氨基酸,使之与金属离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对蛋白质进行亲和纯化。这些作用包括配价键结合、静电吸附、共价键结合等,其中以6个组氨酸残基组合的融合标签(His-Tag)在原核蛋白表达中的应用最为显著。
3.2 离子交换色谱法
将离子交换剂与目的蛋白的电荷结合,通过改变PH或增加离子强度的缓冲液洗脱目的蛋白;离子交换色谱是蛋白纯化技术中常用的一种纯化方法,其原理是指被分离物质所带的电荷可与离子交换剂所带的相反电荷结合,这种带电分子与固定相之间的结合作用是可逆的,在改变pH或者用逐渐增加离子强度的缓冲液洗脱时,离子交换剂上结合的物质可与洗脱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而被洗脱到溶液中。由于不同物质的电荷不同,其与离子交换剂的结合能力也不同,所以被洗脱到溶液中的顺序也不同,从而被分离出来。
离子交换剂是由不溶于水的网状结构高分子聚合物骨架构成,骨架上有许多共价结合的带电基团,如果侧链是带正电基团,就可与带负离子相结合,称为阴离子交换剂,吸附带负电蛋白质。如果侧链是带负电的基团,则称为阳离子交换剂。强离子交换树脂在宽pH范围内保持离子化,而弱离子交换树脂只在窄pH值内离子化。
3.3 凝胶过滤色谱法
3.4 疏水色谱法
疏水色谱法是采用具有适度疏水性的填料,以含盐水溶液作流动相,借助于溶质与固定相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3.5 高效液相色谱法
此外高效液相色谱还有色谱柱可反复使用、样品不被破坏、易回收等优点;高效液相色谱的缺点是有“柱外效应”。在从进样到检测器之间,除了柱子以外的任何死空间(进样器、柱接头、连接管和检测池等)中,如果流动相的流型有变化,被分离物质的任何扩散和滞留都会显著地导致色谱峰的加宽,柱效率降低。
内容来源:发酵大师网
责任编辑:胡静 审核人:何发
2025-01-23
2025-01-17
2025-02-27
2025-02-12
2025-01-13
2025-01-22
2025-01-20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制药领域,固体制剂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及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等。作为压片机市场中的领导者,菲特正在进行战略升级 - 以粉末配方和固体制剂工艺解决方案合作伙伴的新定位,服务制药、营养品和化工行业。凭借全球资源、先进技术和深厚经验,菲特将为客户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方位支持,帮助客户优化研发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携手客户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赢得先机,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邵丽竹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