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最新消息,传播力最强的BA.2.12.1毒株已进入广州,新研究显示BA.2致病性在减弱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通过一则英文简讯,介绍到传播力最强的突变株BA.2.12.1已于4月份底进入广州。
近一段时间,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系毒株的迅速变异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BA.4、BA.5及BA.2.12.1变异株的信息迅速走入民众视野,以至于有专家甚至建议奥密克戎系毒株应“自立门户”(上周我们有相关文章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病毒在快速传播的同时,其毒性也在减弱。科学地了解新冠病毒的真实情况,能为我们后续部署防疫措施,提供一定依据。正如国家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一直所强调的,不管病毒怎么变,应“向科学要答案”。
传播最快的奥密克戎亚型BA.2.12.1已输入广州
5月1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CCDC)发文,报告了我国首例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奥密克戎”亚型毒株BA.2.12.1的境外输入病例的具体情况。
根据这篇简讯报道,
国内已知的境外输入第一例BA.2.12.1病例发现于4月23日。
当天,代号为KQ880的国际航班由肯尼亚内罗毕起飞,之后抵达了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国际机场。机上所有乘客均被转移到检疫酒店进行为期14天的常规医学观察,并定期接受SARS-CoV-2常规核酸检测。
其中,一名27岁的中国男性乘客,于2022年4月27日报告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此前该患者已完整接种了新冠疫苗,并在过去14天内否认接触过其他的新冠阳性病例。核酸确认阳性后,他被转移到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2022年4月30日,工作人员对这名患者的鼻拭子样本进行了核酸检测,发现
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患者感染了Omicron亚型变异株BA.2.12.1
。在刺突基因上,共检测到33个氨基酸突变关键位点,其中两个L452Q和S704L是定义BA.2.12.1变异株的关键位点。
美国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奥密克戎系毒株迅速“更迭”,传播越快的病毒逐渐取代传播慢的病毒。BA.2.12.1毒株正在取代BA.2。
2022年5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出提醒,要密切监测BA.2.12.1亚型变异株。
与其他奥密克戎变体相比,BA.2.12.1 亚型显示出更强的免疫逃逸性,即使在接种了加强针的情况下也具有更强的逃逸性。
据多项研究表明,
BA.2.12.1的传播率比BA.2快23%至27%
。
奥密克戎BA 2.12.1亚型传播速度非常快,这导致新冠大流行在美国许多地区卷土重来,并且至少在17个国家或地区报告了该亚型的病例。
目前,全球公共卫生中心的官员正在关注这种亚变种,并试图了解更多信息。
这一病例的输入对我国后续疫情防控会带来哪些影响仍待观察。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当下四处爆发的新冠疫情也是由奥密克戎系BA.2毒株引起的,之前该毒株在国内也不存在,随着国际货物以及人员流动,最终它还是来了,并主导了我国上海北京等地的疫情。
BA.2.12.1未来是否会成为我国疫情爆发的主要毒株,目前还不清楚。
但好消息是,目前奥密克戎的主流毒株BA.2致病性较其他早期毒株低,最近发表在《自然》上的一项新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目前,除正在肆虐的奥密克戎BA.1外,其亚型BA.2在至少68个国家占据大流行的主导地位。它也是我国各地此轮疫情爆发的主要流行毒株。
5月16日,日本东京大学病毒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河冈义裕(Yoshihiro Kawaoka)等人在《自然》发表了一项新研究,
表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子变体BA.2 的致病性较此前新冠毒株更低
。
这一消息令人欣慰,尤其是当我们看到上文传播最快的BA.2.12.1毒株进入我国广东省时,或许新毒株没有那么恐怖。
在这项研究中,河冈义裕带领其团队通过研究能够表达人类ACE2蛋白(hACE2,新冠病毒细胞表面受体)的小鼠和仓鼠,评估了奥密克戎BA.2、BA.1以及早期新冠毒株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研究者发现,感染了BA.2和BA.1的小鼠和仓鼠中观察到了相似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并且
与早期原始新冠毒株相比,小鼠肺部和鼻腔的感染性病毒滴度显著低于原始病毒,意味着BA.2的毒力低于原始型
。
与原始毒株和德尔塔变异株相比,新冠肺炎康复后的人和接种了疫苗的人的血浆对BA.2毒株的中和活性显著降低,意味着BA.2毒株具有较高的免疫逃逸性。
此外,研究团队发现一些治疗性单克隆抗体(REGN10987/REGN10933、COV2-2196/COV2-2130和S309)和抗病毒药物(莫努匹拉韦、尼马曲韦和S-217622)可以降低BA.2在仓鼠呼吸器官中的感染速度。
上述发现表明,
BA.2在啮齿动物中的传染性(复制能力)和致病性与BA.1相当,与早期毒株相比致病性(毒力)降低
,并且几种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和抗病毒化合物对Omicron / BA.2变体有效
。
综上所述,
奥密克戎系毒株目前的变异方向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逃逸性越来越强,但致病性在减弱。因而,我们未来的防疫政策需要根据病毒不断变异的趋势作出对应的革新。
最后,我们想总结下,在奥密克戎系毒株不断变异的时代,如何权衡好民生与防疫之间的天平,是我们未来需要不断思考和研究的话题。
面对新毒株,不过分焦虑、不轻视对待,打好疫苗,做好防护,是我们目前最好的选择。
本文来源于深究科学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