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辉瑞/BioNTech 的 mRNA 新冠疫苗 Comirnaty 销售额高达369亿美元,这让其成为2021年度最畅销药物,也帮助辉瑞公司跃居2021年度最畅销制药公司榜首。Comirnaty 自推出以来的销售额的快速增长意味着它已成为制药史上销售最快的药物。
预计2022年 Comirnaty 销售额将达336亿美元,将继续保持年度最畅销药物的宝座,也将帮助辉瑞继续位居年度最畅销制药公司榜首的地位。此外,辉瑞开发的口服抗新冠药物 Paxlovid 也将进一步巩固其销售额,辉瑞预测其销售额今年可达220亿美元。
2021年度销售额Top10药企
2021年度销售额Top10公司:辉瑞、艾伯维、诺华、强生、罗氏、BMS、默沙东、赛诺菲、阿斯利康、GSK。
2021年度销售额Top10药物:Comirnaty(来自辉瑞/BioNTech)、Humira(来自艾伯维)、Spikevax(来自Moderna)、Keytruda(来自默沙东)、Revlimid(来自BMS)、Eliquis(来自BMS)、Stelara(来自强生)、Biktarvy(来自吉利德)、Opdivo(来自BMS)、Trulicity(来自礼来)。
辉瑞(Pfizer)凭借新冠 mRNA 疫苗 Comirnaty 的优异表现,跃居2021年度最畅销制药公司榜首,总销售额达720亿美元,相比2020年增长了近70%。并且与第二名艾伯维(AbbVie)拉开了160亿美元的差距。
但估计未来几年 mRNA 疫苗 Comirnaty 的销售额以及其他新冠疫苗的销售额将会急剧下降,因为目前大多数西方国家已经接种了2剂或3剂疫苗,而且,目前主要新冠流行株 Omicron 的致病性较弱,减少了对第四剂疫苗的接种需求。
尽管没有新冠相关产品,但艾伯维(AbbVie)凭借摇钱树般的阿达木单抗(Humira)、BTK抑制剂伊布替尼(Imbruvica)的成功、银屑病新药 Skyrizi 的获批销售,总销售额排名上升一位,来到了第二名。但随着阿达木单抗的仿制药将在2023年上市,艾伯维(AbbVie)的销售额排名将不可避免的下降。
辉瑞(Pfizer)和艾伯维(AbbVie)销售额的大幅增长直接影响了诺华(Novartis)和罗氏(Roche)的排名,相比2020年,他们的排名分别下降了两位和三位。而且,诺华和罗氏都没有新冠相关药物,新冠大流行还导致其多款药物销量不及预期。
如果是在正常时期,默沙东(Merck & Co.)凭借其 PD-1 抑制剂 Keytruda 的强劲表现,应该会有一个更好的排名,然而,现实情况是默沙东的总销售额只排在了第7名。根据预测,Keytruda 今年的销售额可能高达200亿美元,照此趋势,如果新冠疫苗的需求发生大的变化,Keytruda 可能会在2023年成为年度最畅销药物,届时年销售额预计为213亿美元。
2021年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销售额进入Top10,这是由于其肿瘤药物的强劲增长,以及去年以390亿美元价格收购了 Alexion 公司,该公司的几款罕见疾病药物带来了销售额增长。预计将来阿斯利康的销售额增长来自其 ADC 药物 Enhertu,这款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抗体偶联药物,疗效令人印象深刻。
在这份榜单中,百时美施贵宝(BMS)略显尴尬,它有三款药物进去最畅销药物Top10,但公司销售额却未上榜Top10。而且,其销售额最高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 Revlimid 即将专利到期,预计销售额(2021年销售额128亿美元)将随之下降。其 PD-1 抑制剂 Opdivo 虽然进入了最畅销药物Top10,但2021年76亿美元的销售额,与默沙东(Merck & Co.) PD-1 抑制剂 Keytruda 172亿美元的销售额差距明显。
吉利德(Gilead)仅有一款 HIV 药物 Biktarvy 进入最畅销药物Top10,2021年销售额为86亿美元,且这一款药物占据了吉利德年度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这也引发了外界对吉利德过于依赖这一款药物的担忧。此外,吉利德开发的新冠药物瑞德西韦销售额暴跌,2021年仅为56亿美元。
赛诺菲(Sanofi)的新冠疫苗研发失败,导致其错过了像辉瑞(Pfizer)和 Moderna 那样的机会,导致年度销售额停滞在第八名。
葛兰素史克(GSK)没有药物进入最畅销药物Top10,这也导致其在销售额 Top10 公司中排名垫底。
2025-04-10
2025-02-27
2025-02-14
2025-03-04
2025-02-14
2025-03-11
2025-03-27
本文从用户角度出发,全面而深入地剖析了无菌药品密封性检测技术。通过分析用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需求、体验和遇到的问题,为制药企业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提供科学且实用的参考依据,同时为检测技术供应商改进和创新产品提供方向指引,促进无菌药品密封性检测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从而更好地保障无菌药品的质量安全。
作者:付沛林、王明建、王亮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