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
在无菌制剂生产全流程中为了能够有效防控微生物的污染,关键的生产工艺环节应在受控环境中进行,受控区域内需要消毒剂的合理使用。根据各国 GMP 或相关法规的要求,可知对于洁净级别比较高的区域,如 A/B 级区所使用的消毒剂需要满足无菌的要求,有些企业基于 CCS 的评估确定,C 级和 D 级的消毒剂需要进行除菌过滤[1-3]。
从污染控制策略以及监管的角度出发,为了满足消毒剂无菌的要求,通常有两种方式:
方式一: 选择市售成品无菌消毒剂。该情况下,药企在对供应商资质进行适当确认的前提下,可以接受产品的分析报告或者合格证上的结果进行放行[2]。在日常管理中可以基于 CCS 评估结果,判定是否增加定期的无菌检测。
方式二: 选择非无菌消毒液或内部配制后,使用除菌级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除菌。如果使用过滤方法除菌,应评估消毒剂与所选择滤器材质之间的适用性。滤器使用后需进行完整性测试[4]。
通过具体案例需求、实际应用以及风险考虑等,针对上述方式,对如何“评估消毒剂与所选择滤器之间的适用性”展开思考。
为了更清晰描述,如下将以具体案例的形式展开,并不代表所有实际应用中的情况。背景: 某药企进入到 A/B 区需要使用无菌 75% 乙醇,决定将购买来非无菌高浓度乙醇,经过适当稀释后,并采用适当的过滤器过滤除菌的方式获取。
Part.01
对于无菌消毒剂的获取,不论是哪种方式,对于供应商资质的确认均是必要的,它是后续活动的前提条件。
过程中使用的过滤器以及非无菌高浓度乙醇等属于药企质量风险管理的物料管理模块,需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评估[5]。
Part.02
应根据实际应用目的选择过滤器,该案例对于滤后溶液的无菌性有要求,则必须选择除菌级别过滤器,例如孔径为 0. 2μm 的除菌级过滤器。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除菌级过滤器的确认,并非以孔径定义,而是使用细菌截留测试进行判定,用含有至少达到 1×107 cfu/cm2 过滤面积浓度的缺陷短波单胞菌的流体进行挑战时,依然可以产生无菌滤出液的过滤器[6-7]。
在过滤器的选型时应考虑消毒剂与滤器的兼容性,可以用供应商提供的滤器化学兼容性数据进行评估,选择过滤器文件中与消毒剂有相似理化性质的物质,如 pH 值、极性或离子强度等,从而评估消毒剂对该滤器无不良影响,选择出与所过滤该消毒剂的兼容的过滤器材质。
选择过滤器时还需要关注使用中的参数要求,例如过滤温度、最长过滤时间、灭菌条件等工艺参数,并确认这些参数是否在可承受范围内[4]。
需要综合多种因素,选择出适合的除菌级过滤器。
Part.03
对于过滤器使用前及使用后的处理,应结合滤器供应商的建议及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规定,在规定的冲洗温度、压力/流速、冲洗时间条件下进行处理、相关的清洁、储存方式以及过滤后消毒剂的生物负载结果等信息,均应该做记录体现。
如果滤器重复使用,后处理的方法要进行清洁验证。如果处理过程使用了碱液,在滤器验证过程中应进行考虑。
Part.04
4.1
除菌效果评估
4.2
化学兼容性风险
4.3
提取浸出风险
4.4
吸附性风险
Part.05
基于前文的分析,在制定企业内对消毒剂过滤器的控制及管理具体要求时,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对过程中失效因素进行识别,通过失效的严重性、可能性及可检测性进行评估,以确定最终的验证输出或者检测手段[15]。
对于药企制备的消毒剂溶液,需要对其质量负责,即需要证明相关消毒剂溶液可以达到污染控制的要求。
A/B 级环境所用的无菌消毒剂需要满足的制备要求: 那么过滤器前后处理、完整性测试,滤前微生物限度检测、滤后的无菌检测、设备的灭菌以及有效期的验证等。另外对于需要加水对消毒剂进行稀释的,水质要求及相应水点的管理也需要评估。
如果配制的非无菌产品,则需要进行生物负载测试、有效期验证等。
综上所述,客户在对于实际消毒剂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于过滤器的目检的状态、完整性数值、过滤后消毒剂的状态等进行综合评估两者适用性,并形成特定的内部评估文件。
Part.06
从污染控制策略( CCS) 的整体视角,不可否认清洁和消毒是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企业对于需要除菌过滤的消毒液与过滤器之间需要对于两者之前的适用性进行考察。
本文仅代表了于目前法规背景以及认知下,对此部分内容的个人见解。
参考文献
[1] NMPA GMP 附录 1 无菌药品[S]. 2010.
[2] EU GMP Annex-1 Manufacture of Sterile Medicinal Products[S].2022.
[3] PDA TR 70# Fundamentals of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Programs for Aseptic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R].2015.
[4] NMPA《除菌过滤技术及应用指南》[R].2018.
[5] ICH Q9 Quality Risk Management[R].2006.
[6] 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Sterile Drug Products Produced by Aseptic Processing-Current GMP[S].2004
[7] ASTM F838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acterial Retention of Membrane Filters Utilized for Liquid Filtration. [S].2020 年修订.
[8] 张晗,郑向文: 药品生产所用的塑料组件之过滤器风险评 估的思考及实例[J].中国检验检测,2021( 3) : 60-63
[9] PDA TR 26# Sterilizing Filtration of Liquids[R]. 2008.
[10]《消毒剂技术规范》[R]. 2008.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WS 628-2018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2018.
[1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查检验中心 组织编 写《药品 GMP 指南 无菌制剂( 上册) 》[M]. 2023.
[13] 胡延臣. 王亚敏( CDE) 《化学药品注射剂生产所用塑 料组件系统相容性研究思路浅析》[J].中国药学杂 志,2022.
[14] GB/T 38502-2020《消毒剂实验室杀菌效果检验方法》 [S].
[15] 戴福文《基于 FMEA 的检测实验室风险评估与对应》 [J]. 中国检验检测,2020( 01) .
中国检验检测杂志
邵丽竹
何发
2024-12-31
2025-01-23
2025-02-27
2025-01-17
2025-01-07
2025-02-12
2025-01-22
本文深入剖析了郭学平博士从透明质酸技术革命到合成生物学前沿的三十年探索,揭示了中国生物制造从追赶到领先的关键路径,并为未来技术产业化提供了战略思考。
作者:崔芳菲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