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海医药终于在香港完成挂牌上市。业内人士认为,上海医药H股融资成本远远低于同行企业贷款成本,这将有利于其在药品流通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作为近五年内地药企在港最大IPO,上海医药首日开盘价为23.25港元,当日收盘报于23.00港元,持平于IPO发行价。
上市仪式上,上海医药董事长吕方明表示,目前市场气氛不是太好,拖累了公司股价表现。
但股票能够如期上市,对吕方明来说已是弥足珍贵。
在上海医药挂牌上市前4天,5月16日,华润集团旗下的安徽华源将一纸举报信递交香港联交所,称上海新先锋与上海华康所生产的药品有严重质量问题,并涉嫌虚报原料来源。
举报实体为上海医药的母公司上药集团旗下的两家制药公司。一位上海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安徽法院已在上个月就颁令冻结了上述两家公司部分资产,而这起纠纷也有数年之久,但选在这个时间点举报并大肆宣扬,意图十分明显。
上海医药副总裁葛剑秋也对媒体表示,这是明显恶意的行为。有市场人士分析,上海医药H股上市首日曾破发,与这起举报一事不无关系。
面对质疑,安徽华源极力为母公司华润辩护:“举报上药是我们公司自己的决定,与华润无关,事实上这件事我们自始至终没有跟华润汇报过。”安徽华源医药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军对媒体表示。
而上药对于安徽华源也不曾嘴软。一位上药高层称,安徽华源旗下聚集着几百家私人“药贩子”,是圈内最大的“过票”公司。
华润与上药两大国企如此“掐架”,在业内看来实属罕见。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对新金融记者说,这与医药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的刺激有关,预计华润、上药等巨头之间在未来医药流通市场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圈地战
5月5日,《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医药规划”)正式颁布,意在鼓励企业规模扩张与提高行业集中度。
这对于之前长期存在于流通领域的地域限制,政策显然是放开的,这也给了上药这样的地方企业在全国兼并重组的利好机会。
“得资金者得天下。”一位药品流通领域的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这也正是上海医药选在这个时间点上市募资的原因。
国药和上药分别在港交所有所斩获,让“并不缺钱”的华润也分外眼红,今年1月,华润北药集团总裁李福祚公开表示,华润北药将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在香港主板整体上市,并争取进入香港蓝筹股。
上述人士表示,医药巨头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构建分销网络实际上就是并购当地的医药商业公司,相较于并购医药工业公司,将更容易在公司业绩上有所表现,而且会更直接地执掌流通领域的话语权。
“动作一定要快!”一位药品代理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新金融记者,在每个区域中,拥有优质资产的医药商业公司就那么一两家,落手慢就会被竞争对手抢购走。“一些好的公司在股权变动中,这三大巨头几乎同时在谈判。”
郭凡礼分析称,作为全国最大的医药流通集团,国药在城市商业布局中享有绝对优势,未来主打乡镇一级的基层医疗市场;华润未来主要依托旗下的北京医药和三九医药南北两个中心,向四周扩散;上药将走出大本营华东市场,未来主要向西南、东北拓展。
华润和上药在扩张版图中出现众多交集,竞争关系可见一斑。
这种竞争在山东市场上显得尤为激烈。
早在2000年,华润就将山东列为与上海、东北等制药基地同等重要的地位:2005年收购山东东阿阿胶之后,又在2009年通过确立对北药集团的控股地位,间接控股了北药注资控股的山东鲁抗。去年11月16日,华润北药与济南中信医药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山东北药中信医药有限公司,总投资达5亿元。
面对华润实现对山东省医药流通市场的占领进程,上药也不甘示弱。
“我们将用3年时间整合山东其他资源,进入山东医药分销市场前列。”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葛剑秋日前表示,今年4-5月,上药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完成了20天内3度出手山东市场,即入股济人药业、收购青岛国风药业26.39%股份、与山东商联生化药业共同组建山东上药商联药业有限公司。
上药集团的北伐进程并没有止步山东,进而攻破华润的北京大本营。
今年1月11日,上海医药董事长吕明方在人民大会堂宣布,正式进军北京市场。在去年斥2.25亿元收购爱心伟业52.24%股权后,又通过了收购CHS股权的议案,CHS 的实质性资产为中信医药100%的股权。
今年年初上海医药设立了北京代表处,并预计,中信医药和爱心伟业2011年将为新上药贡献销售收入达100亿元。上海医药在北京医药分销市场的占有率,将超过国药控股,跃居第二,仅次于华润的北药集团。
位次之争
“商务部今年提出了在5年内培育1-3家千亿规模医药销售企业的规划,主要刺激华润和上药的神经。”郭凡礼表示。
去年国药销售额有886亿,今年完成千亿目标将非常容易,而华润和上药去年的销售额都接近400亿,两者在奋力争夺医药流通第二的位置。
5月5日,上海医药宣布与若干基石投资者签订投资协议,总投资额为5.5亿美元,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医药公司美国辉瑞公司和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之一淡马锡。
“这让华润倍感压力。”安邦咨询医药行业研究员边晨光对记者说,尽管2006年,华润被国资委赋予了打造央企医药平台的使命,但在重组华源集团上的失利,让华润近几年在并购速度、上市圈钱上,都不及上药。
2006年华润入主华源,看重的就是华源控股的一南(上海医药)一北(北京医药)两大医药平台。但在控股上海医药途中,遇到了上海市国资委等方面的阻力,最终不了了之。
“当年并购不成,如今倒成了竞争对手,这让华润很上火。”一位业内人士称。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华润最终会失利于对手。上述人士表示,相较于上药,华润毕竟是央企,并与国资委关系密切,背靠金融、房地产等主营大业,资金实力不可小觑,往往在并购谈判上,给出更好的条件。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