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医院(传染病医院)崔爱东主任医师、闫玉萍副院长等人完成的“耐多药肺结核原因及对策的临床研究”课题表明,不规范治疗是导致耐多药肺结核的主要原因,对耐多药肺结核要坚持早发现、及早规范治疗的原则。
该研究发现,反复不规范治疗和原发耐药(耐药突变菌存在的特点)在导致耐多药肺结核的各种原因中,所占比例最大:不规律用药占51.4%;原发耐多药25.7%。另外,规律标准化疗完成疗程后耐多药(有结核家族史感染的原发耐多药)占5.7%。
研究提示,针对患者不规律治疗所造成的病情和耐多药品种、程度不同,应积极作好宣教工作,提高患者认识,强化管理,认真落实国家防控结核病规划,坚持早发现、早规范治疗;对初治患者应争取一次治愈,对复治患者要合理应用敏感药,尤其规范使用二线药。可采用个体化方案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病灶或空洞内注药及雾化介入治疗,达到杀菌目的;采用低度耐药方案、个体化方案规范使用二线药物;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加微卡可加快痰菌阴转及病灶缩小,提高疗效;进行药敏监测,初治中发现原发耐药,关注耐药突变菌株产生,对有明确结核病家族史的初治者,在药敏未出结果前,均按耐多药治疗。
专家表示,“耐多药肺结核原因及对策的临床研究”明确了临床多耐药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为结核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2025-04-10
2025-02-27
2025-03-04
2025-03-27
2025-03-11
2025-03-04
2025-04-15
本文以某制药产线的灌装机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对充氮装置的充氮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氮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随后,针对优化方案进行性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顶空残氧量降低至0.252%。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产线进行性能测试,测得的顶空残氧量为0.68%,这一结果满足了小于1%的要求,表明其充氮保护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王志刚、刘依宽、刘佳鑫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