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CDMO格局因此改变,欧盟无条件批准!
礼来“拿下”美国,欧盟力挺诺和。巨头供应链博弈的背后,CDMO的盈利能力和独立性,将日趋被重视。
继《生物安全法案》阉割落幕之后,改变全球生物制药CDMO格局的另一重磅事件在本月迎来“终局之战”,12月7日,诺和控股165亿美元收购Catalent已获欧盟无条件批准。这通常表明欧盟委员会经过详细调查后,认为该并购交易不会对市场竞争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允许交易继续进行。
根据收购协议,Catalent在意大利、比利时和美国布鲁明顿的三个灌装完成制造设施将以11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诺和控股旗下的诺和诺德,诺和控股则将拥有剩余的Catalent设施,这些设施将作为一个独立的CDMO运营。
上述措施,将大大增强诺和诺德GLP-1制造能力,率先打破其多肽产能瓶颈。但对于
诺和的对手同时也是Catalent客户的礼来
而言,则不是一件好事,供应链被卡,让礼来一直都对该笔并购持反对声音,在美国更有包括相关议员在内的力量,一直敦促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阻止这笔交易,认为其可能具有反竞争性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在多次要求Novo Holdings和Catalent提供更多信息后,推迟了其批准决定日期。(详见:CDMO千亿并购交易仍需“闯关”,美国“狙击”诺和诺德)
这笔千亿并购在美国遇阻,欧盟却是“绿灯大开”,本次无条件批准,是对诺和控股的一种“支援和力挺”。欧盟委员会表示,在审查过程中,没有发现这笔交易引发任何反垄断担忧,行业有“足够的备用”预充注射器和口服片剂的生产能力。因此,该交易获得批准,没有任何条件要求这些公司剥离资产或进行其他更改。
在替代来源方面,欧盟委员会将
Thermo Fisher、Vetter和Pfizer CentreOne列为Catalent预充注射器客户的替代来源。对于Catalent的口服药物客户,欧洲委员会表示,市场上有足够的CDMO提供这些服务,制药公司可以更换制造合作伙伴。
虽然在美遭遇反对声音,但诺和控股和Catalent仍然坚定地表示,该交易将在年底前获得通过。相关报道称,欧盟委员会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有合作的历史,欧盟的无条件批准,为该交易在大西洋彼岸(美国)获得批准增添了信心,预计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决定将在本月做出。
纵观Catalent卖身的原因,不仅因为高速扩张后工厂生产力低于预期、运营成本高企导致的亏损,更有深陷质量泥潭的原因,2022年收到FDA483表格,2023年直接升级为因生产设施原因,直接导致合作客户再生元和拜耳合作的重磅药物阿柏西普(8mg)制剂被FDA拒绝批准。
Catalent在新冠周期内脚踏大订单起飞,却没能在新冠之后“稳当落地”,一度寻求卖身丹纳赫未果,最后诺和控股高价接盘,看似皆大欢喜:一个找到了重整业务迎接新生的契机,一个稳住供应链命脉,但也埋下“隐忧”,Catalent的商誉多少因并购受损,
大客户加速离去,对于诺和而言,如何重整
Catalent
这盘乱了的棋局,也是收购后的一大挑战。
如上所述,CDMO领域的这笔千亿并购,还差半步定音,就等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做出最后审批决定。这笔交易被认为有较大概率能够通过。而早在年初诺和控股宣布拟收购交易之后,全球CDMO就迎来巨震:
这种MNC反向吃下行业供应链巨头的案例,开了行业先河,诺和“此举”不仅拿捏了对手“礼来”,也令关联药企十分“不适”,多少有点“感同身受”,拟交易公布后的第二天,Catalent最大的客户阿斯利康CEO转头就对媒体表示:支持对诺和诺德的交易进行反垄断调查。此后,阿斯利康加快了自建产能的步伐。
如今受这起千亿并购案影响,加上地缘政治因素推动,MNC们更加坚定了将重磅新药供应链抓在手中的“决心”,反向投资CDMO、自建或者扩大产能成为一种潮流共识,且每一笔产能投资都不菲,这种大潮影响下,留给CDMO们的增量订单将在未来几年随着药企产能释放相应下降。
图源:肽研社
早前的业内分析还担忧,这种能影响行业格局的大手笔反向并购会再度重演,挑战二十多年来行业已经形成的分工合作信心。以这一千亿收购事件为鉴,CDMO的盈利能力和独立性,将日趋成为一种更加被重视的竞争资源。
盖德视界、药时代、肽研社
邵丽竹
何发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