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作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此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风险防范的重要,进一步讲,防范尚且如此重要,管理更是重中之重。那么,在制药工业改革中,我国新修订的GMP中究竟为什么要引入质量风险管理的要求?
风险管理萌芽于1930年代。最早起源于美国,在1930年代,由于受到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约有40%左右的银行和企业破产,经济倒退了约20年。美国企业为应对经营上的危机,许多大中型企业都在内部设立了保险管理部门,负责安排企业的各种保险项目。当时的风险管理主要依赖保险手段。
1938年以后,美国企业对风险管理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并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50年代,风险管理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一词得以形成。1970年以后逐渐掀起了全球性的风险管理浪潮。
近20年来,美、英、法、德、日等国家先后建立起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风险管理协会。1983年在美国召开的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云集纽约,共同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
1986年,由欧洲11个国家共同成立的“欧洲风险研究会”将风险研究扩大到国际交流范围。1986年10月,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新加坡召开,风险管理已经由环大西洋地区向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展。
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资产证券化在国际上兴起,风险证券化也被引入到风险管理的研究领域中。中国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于1980年代。一些学者将风险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引入中国,在少数企业试用中感觉比较满意。中国大部分企业缺乏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也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作为一门学科,中国医药行业引入风险管理概念至少也晚了20年!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积累和总结了许多风险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这些方法和理念,不仅用于金融风险管理,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其他领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09年11月发布了ISO31000:2009《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南》标准。这是世界风险管理领域的一件大事,对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都正在产生着重大影响,标准的颁布开启了人类管理不确定性的新时代。
尽管ISO制定的标准属于推荐给世界各国采用,不具有强制性。
但由于ISO颁布的标准在世界上所拥有的权威性、指导性和通用性,对世界标准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各国都非常重视。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有影响的工业部门及国际性的重要组织都十分重视在ISO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参加技术委员会、分委员会及工作小组的活动积极参与ISO标准制定工作。并在各自国家制定的规范、标准中引入或直接采纳ISO的相关标准或要求,其中,在产品质量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范例。
在较长一个时期中,由于诸多原因,药品领域对ISO系列标准处于一种游离状态。近年来正在悄然发生着多方面变化。首先由ICH发起并最终得到WHO响应的系列药品质量原则的更新,对ISO风险管理标准采取了日益包容的态度,这一态势非同寻常。有关药品质量的传统规则将会更快、更大范围地融入国际社会的共同规则中。回顾、思考ICH是如何把风险管理引入现代制药行业,这对我们深刻理解中国10版药品GMP具有重要意义。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