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眼科中心博士林浩添首次收集到完整的结膜吸吮线虫病临床资料。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杂志《柳叶刀》,并成为该杂志1月在线阅读点击量最大的文章。
据介绍,结膜吸吮线虫于1910年首次被发现,是一种专门寄生于狗、牛等动物眼睛里的寄生虫,也可寄生于人的眼中,由此虫感染的疾病叫结膜吸吮线虫病,是一种罕见的人畜共患疾病。由于该病多发生于亚洲地区,故称为东方眼虫病。人眼寄生了结膜吸吮线虫后,轻者导致眼睛刺痒、有异物感,重者造成眼内感染,甚至失明。
2010年10月,惠州市一名38岁的女性患者,因右眼有虫子蠕动感,到中山眼科中心就诊。接诊的林浩添详细询问其病史后发现,该患者没有任何其他全身或视觉症状,也无其他疾病史,但眼睛出现不适症状前3个月,在她干农活时,曾有昆虫飞进其右眼。
林浩添发现患者右眼鼻侧上睑处的结膜上有虫爬行,经诊断证实了眼睛里有活虫的存在。这些活虫经鉴定为结膜吸吮线虫。经过治疗及半年随诊,患者眼睛里没有发现新的活虫,也没有蠕动感等不适症状。
据了解,虽然结膜吸吮线虫病在我国已有数百例报道,但在正规医学文献中几乎为空白。林浩添发现该病例后,马上拍摄了相关图片,在进行诊治和随访的同时,记录和保留了结膜吸吮线虫病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资料过程、图片等。这些详细、完整的临床资料,使《柳叶刀》接受了该研究成果并予以发表。
2025-02-12
2025-04-10
2025-02-27
2025-02-14
2025-03-04
2025-02-14
2025-03-27
制药行业在严格的监管标准下运作,以确保无菌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欧盟良好生产规范(EUGMP)附录 1 要求基于科学评估制定污染控制策略(Contamination Control Strategy, CCS),以理解工艺并应用风险管理原则。污染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物料的转移,特别是进入 A 级区域。本文探讨了独立快速净化站(Rapid Decontamination Stations, RDS)在污染控制中的作用,并描述了使用 RDS对物料进行去污并将其转移到灌装线隔离器中的过程。此外,还提供了从制造应用中获得的见解,涉及物料进出灌装隔离器的转移。RDS 符合不断发展的监管标准,优化的装载配置和严格的循环设计标准确保了有效的净化。自动化控制确保了无菌性,从而实现安全高效的物料转移。
作者:Dr. Birte Scharf、Varadharaj Vijayakumar
2001-2009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067号-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177号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