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提供的检验信息,对临床诊治至关重要。在10月15日闭幕的第六届全国检验与临床学术会议上,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会长、解放军总医院丛玉隆教授指出,建立实验室与临床科室沟通的长效机制非常重要,但目前我国临床检验技术人员存在知识结构的“短板”,缺乏临床诊疗实践经验,导致交流内容局限,交流途径简单。实验室与临床沟通需解决三大问题。
丛玉隆说,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交流内容。长期以来,临床和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只限于询问检验结果等,缺乏深层次沟通。随着检验医学发展,交流应包括新内容。比如,实验室在开展新项目、建立新方法前,应联合临床进行检验项目的诊断性能评价和成本效益分析,合理设置临床检验项目或项目组合;临床实验室应建立适合本院的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危急值和危急检测标本的周转时间、危急报告方式等。
其次是交流的途径。以往二者交流方法简单,比如打电话、开讲座等,由于诊治信息不对称,临床科室会对与实验室的沟通越来越缺乏热情,因此需更多的规范化交流途径,比如实验室应与临床之间设立“快速通道”,对送检标本的质量评估应定期向临床反馈等。
第三是补齐知识结构的“短板”。检验从业人员多毕业于医学检验专业,难以在疾病诊疗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因此,需要强化检验医师的临床素养和意识,在工作中能主动向临床医师介绍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诊断效能等检验医学信息,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检验项目等。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