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肝癌监测还应包括甲胎蛋白检测

文章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1-09-21
HCC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监测是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HCC的有效手段.

HCC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监测是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HCC的有效手段。

该项在欧洲开展的超声监测HCC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肝硬化患者(主要为酒精性肝病和丙型肝炎所致)接受不同时间间隔HCC超声监测的结果,表明 3个月和6个月间隔进行超声监测的两组病例在HCC(包括≤3 cm的小 HCC)发生率及患者生存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该研究完成于2006年。2010年版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HCC临床指南根据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明确提出采用每6个月1次的超声检查进行HCC监测,即使是高危人群,也不需要缩短监测间隔期。

在该研究中,3个月间隔期的超声监测虽可发现较多≤1 cm的局灶性病变,但仅个别病例随后被证实为HCC,其未能显著提高HCC检出率和患者生存率。

2010年更新的AASLD指南推荐应用超声检查作为监测HCC的主要方法,认为AFP检测不能作为监测手段。在本组欧洲肝硬化患者中,仅4例AFP>200 μg/L,似乎AFP检测无助于HCC监测。

我国的HCC大多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与欧美地区的HCC致病因素不同(这些地区多为丙肝病毒感染、酒精性及代谢性因素)。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证实,每6个月进行AFP检查和超声检查的联合监测能显著提高HCC检出率和患者生存率。在有肝占位的肝硬化患者中,AFP阳性预测值很高,AFP持续升高是发生HCC的危险因素也已明确。

因此,结合我国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HCC常规监测方法仍应包括AFP检测。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