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将逐步减少大医院的普通门诊量,鼓励大医院主攻急难重症。这是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27日透露的。
韩晓芳27日在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说,患者应该是分层次、分类地进行治疗,今年开始要逐步压缩大医院普通门诊数量,引导普通患者向社区等基层医院转移。
她说,将通过探索新的诊疗能力考核评估等方式,激励大医院将重心放在“急难重症”和住院治疗上。但她表示,严控大医院门诊量,不会设定简单的量化指标,也不会以增加“特需门诊”的方式替代“普通门诊”。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老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不信任”,韩晓芳说。她表示,今年将继续以“强基层”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改革,解放医护人员。她说,基层缺少中高级职称的专家医生,今后将进一步拓展基层的职业发展平台,通过鼓励“私人诊所”等方式,让优秀的医生留在基层,实现医疗资源的流动,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针对社区医院“药品匮乏”的问题,韩晓芳说,将按照功能配备各个层级用药。她说,目前北京的基层配药在全国目录中是最多的,有1400多种,但是基层医院的特点是慢性病、多发病、小伤小病多,今后将针对基层的药品需求加大配置常见病用药等。
她表示,今年还将研究促进京津冀三地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对接,深化京津冀医疗卫生领域合作,加快区域医联体的建设;将创新中医药诊疗模式和服务模式,出台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