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看病的背后:国内高端医疗资源匮乏

发布时间:2014-10-17
有数据显示,一个医疗旅游者平均约能带来1万美元的收益,2013年度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产业规模约为4386亿美元,约占全球旅游产业经济总体规模的14%。

有数据显示,一个医疗旅游者平均约能带来1万美元的收益,2013年度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产业规模约为4386亿美元,约占全球旅游产业经济总体规模的14%。

出国看病,国内高端医疗资源

出国看病逐步进入国人的视野。

在出国看病中,医疗旅游最好理解:将旅游与保健管家服务(Health management experts)结合起来,旅游者可根据病情、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游览区,旅游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在周边国家中,韩国的整容,泰国、新加坡的牙科整形结合着当地的旅游资源和配套设施,已令这些国家成为医疗旅游热门地。

韩国旅游发展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医疗观光在2012年共吸引海外医疗观光客近16万名,其中中国游客人数3万多名,首次登上赴韩医疗观光人数的首位,占比24.1%。

在去年上海的一次医疗论坛上,台湾一家中介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公司主要客户来自大陆,该公司1项5天(1天体检4天游玩)的医疗旅游行项目报价约2万元,推出后很短时间内就吸引了400名大陆游客。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旅游大多是涉及体检、整形美容、康复理疗等“轻度医疗”,除了个别项目外,大部分技术难度并不高。此块业务的市场规模其实也引得各国竞逐:有数据显示,一个医疗旅游者平均约能带来1万美元的收益,2013年度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产业规模约为4386亿美元,约占全球旅游产业经济总体规模的14%。

说到这,读者或许有些疑问,为何国人非要到境外享受医疗旅游服务,毕竟国内已有不少地方及企业声称要发展这个产业。一切还是缘于医疗现状:作为医疗旅游产业基础,境内高端医疗服务匮乏。

境外参与旅游医疗多是私营医疗机构,而国内民营与外资医疗机构不仅少,上规模的医院又非常稀缺。在国内占垄断地位的公立医院,其定位又与这种轻度医疗格格不入。

不过,跨国医疗并不仅限于此,国内亦有肿瘤、心血管病等重症患者前往欧美“寻医求药”。如果说,轻度医疗出国是因为中国医院的功能“不搭”,而重症患者的出国,则很有可能因为中国医院的水平达不到医疗要求。

除了医生能力、服务等方面的因素外,美国医院可选择的新药更多,医疗器械也比国内医院先进,结果是可以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比如,一些医院在治疗癌症时使用质子治疗,中国医院则无此能力。

比如,2006年于美国上市、至今在160个国家也已经上市的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以及今年9月刚刚上市的黑色素瘤治疗药物替姆利玛,这些药物目前在中国都尚属空白。在国内药物审批节奏较慢的情况下,这些药物在几年内都难以在中国面市。

而这种出国看重病,似乎也更像是富人的选择。

0
-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