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覆盖面持续稳固扩大,覆盖人群达到8.35亿人,参合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60%以上的统筹地区实行门诊统筹。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逐年提高,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在提高农民对重大疾病的抗风险能力方面开展了试点。
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有序开展,安徽、江西、湖南、内蒙古等地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先心病的补偿比已超过70%,符合民政医疗救助条件的家庭可再获20%的补助。截至2010年9月底,已保障2300多名农村儿童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不断提高,已从2001年的40%提高到61.8%;个人卫生支出占总费用的比例则逐年下降,已从2001年的60%多降到了2009年的38.2%。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基层群众就医负担开始减轻
截至2010年底,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57.2%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安徽、天津、宁夏、吉林、江西、陕西、甘肃、海南等地初步实现了基层全覆盖。零差率销售后的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
各地积极推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确保临床合理使用。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群众就医更方便
2009年以来,中央累计安排资金400亿元,支持1877所县级医院、5169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382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所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财政部还安排130多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购置。
出台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3年内通过转岗培训、订单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为基层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
面向中西部乡镇卫生院订单定向培养的5000名医学生已入学一个学期,支持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2万余名,在岗培训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377万人次。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不得病、少得病
2009年起,面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包括健康档案管理在内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分别有48.7%的城镇居民和38.1%的农村居民拥有了健康档案。
2009年开始按照人均不低于15元的标准落实经费,去年全国平均达到了17.5元,今年将提高到25元。
截至2010年12月底,6001万15岁以下的儿童免费注射乙肝疫苗。
分别有489.2万、80.4万、862万农村适龄妇女得到免费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和免费增补叶酸,对农村孕产妇进行住院分娩补助1455万人。
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
加强公立医院的规划和调控。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布局、结构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标准,使公立医院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群众需求和城镇化进程相适应。
对部分公立医院,有计划、按步骤地迁建、整合、转型和改制等,推动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
优先发展县医院,推进县域医疗改革,提升农村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做到“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
建立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发挥价格、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政策等的引导和调控作用,通过合作、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实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
采取全科医生培养、为基层招聘合格医生和医师多地点执业的措施,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合理分流病人。
发展老年护理、康复等延续服务,逐步实现急、慢性病分治,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壮大医疗资源,满足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