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中美两地关厂
元旦过后,业内一直有传言称,全球CDMO巨头龙沙(Lonza)计划关闭其位于广州知识城的大分子工厂。多位业内人士还透露,该厂正逐步裁员,因为“接不到单”。
近日,龙沙发布的2023年年报证实了关厂的消息,并指出理由是全球产能布局战略调整。
龙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医药CDMO企业,始创于1897年,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创立龙沙中国,目前在广州、苏州、上海等地已设立生产基地与办事处。目前业务分为四大板块,分别为生物制品、小分子、细胞和基因,以及胶囊与保健板块。
这次宣布关闭的工厂位于广州黄埔知识城,是龙沙在中国的第三个工厂。总投资超1亿美元,2021年投入使用,运营的时间还不超过3年。此外,龙沙在中国还有两家工厂,分别是广州小分子CDMO与健康原料工厂(南沙)、苏州胶囊工厂。龙沙的2023年年报还提到,其生物制剂部门将在中国保留一个商业销售机构。
年报还披露,龙沙在美国的一家生物药生产工厂也即将停产。此前,美国行业媒体曾报道,
龙沙宣布永久关闭其在美国加州的一个工厂,裁员218人。该工厂占地12万平方英尺,主要用于生物治疗药物、生物试剂的生产。这一决定的原因是:CDMO市场需求集中在
临床和商业产品的结合和整合上,而该生产基地提供的增长机会有限。
受益于全球生物制药领域的繁荣发展以及新冠红利,2021年至2022年,龙沙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达到
20%、15.1%
。但随着新冠红利逐渐消退,
龙沙的业绩增速趋缓,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为7.9%
。
生物医药寒冬之中,感到了压力的龙沙早已将2023年的展望销售额增长从“高个位数”调低到“中高个位数”,同时启动了全球的裁员关厂计划。
CDMO产能过剩?
纷纷争夺ADC领域新蛋糕
过去几年,全球生物制药产业迅猛发展,CDMO也因此有了大好年景。在中国也是一样。中国创新药崛起、药企创新研发投入逐步加大,为CDMO在中国的发展贡献了增量,CDMO的数量和产能随之急剧扩张。
龙沙这样的外资CDMO巨头,近年一直面临着中国同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以药明系为代表的中国CDMO快速崛起。到2023年上半年,药明系CDMO收入约为56.43亿美元,仅次于龙沙的65.23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
而伴随着医药寒冬的到来,CDMO这些“卖水人”面对的市场也开始改变。订单量锐减、现金流不稳定,这些企业也正经历艰难的挑战。同时,不少药企前几年纷纷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如今不少产能闲置下来,一些药企开始拿出自有产能,也做起了CDMO业务。这个行业目前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各企业纷纷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近年,ADC是创新药领域罕见的火热领域,不少CDMO试图在这一领域找到新的发展机会。
在中国,药明生物分拆其旗下药明合联上市,专注于做ADC及更广泛的生物偶联药物的CRDMO;小分子CDMO龙头的博腾和凯莱英,去年开始布局ADC;夏尔巴生物位于苏州的“ADC中试生产车间”建设项目正式竣工投产;国内最早一批研发ADC的药企之一东曜药业,近年转型CDMO……
虽然关闭了两家生物药生产工厂,生物药仍是龙沙计划重点发展的方向。2023年的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部门的推动:这两个板块的营收,按照恒定汇率分别同比增长17.6%和11.2%。其胶囊和保健品原料业务,营收同比甚至有所下降。
这两年,在ADC和细胞疗法方面,龙沙都加大了投入。去年,龙沙在瑞士扩建了相关工厂,并收购了荷兰一家专注于ADC的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此外,龙沙还宣布与福泰制药合作一款细胞疗法项目,将共同投资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建造新的工厂,预计将创造多达300个新工作岗位。
撰稿人 | 长风 赛柏蓝
责任编辑 | 胡静
审核人 | 何发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