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2022年50家公司的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在15-97万之间。平均薪酬可能和实际感受有所出入,但是也能反应一部分情况。
百济神州(688235):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111.52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16.92%。研发投入用于产品管线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合作研发等。截止2022年年底,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 9,000 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3315人,研发人员平均薪酬96.97万元。通过持续研发高投入以及全体员工拼搏,2022年百济神州创新药产品收入约为84.80亿元,成为国内王者。2023年Q1实现总营收30.66亿元,同比增长 57.4%。除已获批的百悦泽、百泽安和百汇泽外,公司还有 12 款自主研发产品处于临床阶段,涵盖小分子药物及大分子药物。目前临床前研究项目超过 60个,其中约一半有潜力成为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项目。公司还投入建设了包括 CDAC 蛋白降解、双特异性抗体、三特异性抗体、ADC、CAR-NK、mRNA 等在内的技术平台。
迪哲医药(688192):2022 年公司研发投入为 66,452.18 万元,同比增长 13.09%。公司建立了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品管线, 5 款处于国际多中心临床阶段的产品中,有 2 款药物处于全球注册临床阶段,其中 1 款药物已处于申报上市阶段,并储备了多个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候选创新药物。截止去年底,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11人,占比64%;2022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68.11万元,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4亿元。
益方生物(688382: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 4.61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6.49%。截止去年底,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07人,去年平均薪酬为53.09万元。公司拥有 1 款处于 NDA 阶段的对外授权产品、4 款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产品和多个临床前在研项目,其中3 款产品已获准开展 II期或 III 期临床试验。此外,公司的对外授权产品 BPI-D0316(赛美纳)预计获批上市后可以为公司带来收益。目前公司的所有产品均为自主研发,拥有全球知识产权,并与贝达药业、辉瑞公司、默沙东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达成业务合作。
前沿生物(688221):2022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8,474.04 万元,同比增加 109.22%,主要由核心产品艾可宁推动;为丰富产品管线,同步推进多个在研产品的临床开发工作,2022 年度投入研发费用2.74亿元,同比增长 59.39%。截至 2022 年末,公司研发团队发展至 94 人,平均薪酬为50.37万元。
君实生物(688180):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53 亿元,其中核心产品拓益在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 7.36 亿元,同比增长 78.77%,今年5月5日,公司公告,牵手印度药企瑞迪博士实验室,加速拓展PD-1全球商业化网络。2022 年 12 月,公司与 Hikma 签署了《独占许可与商业化协议》,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共 20 个国家开发和商业化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的独占许可。截止去年底,公司拥有 2,961 名员工,其中 995 名员工负责药物研发,研发人员占比33.6%,2022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47.56万元,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6亿元。
微芯生物(688321):公司是由资深留美归国博士团队于2001年3月创立的中国原创新药领域的先行者。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29亿元,同比增长23.11%;公司抗肿瘤药物西达本胺和抗 2 型糖尿病药物西格列他钠销售稳步增长,西达本胺在日本和中国台湾相继获得批准上市,带来持续性的西达本胺在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的特许权使用费收益和里程碑收入。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支出1.63亿元,同比增长25.88%,截止去年底,公司拥有研发人员338人,去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31.65万元。
科兴制药(688136):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重组蛋白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创新型国际化生物制药企业。2022 年公司全力贯彻海外商业化战略,实现海外销售收入 1.61 亿,较上年同期增长61%,创历史最高水平,公司拥有30年海外商业化经验,销售网络已100%覆盖人口过亿的新兴国家市场。近几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费用 支出1.93亿元,增长57.21 %。2022年公司研发人员平均薪酬27.53万元,同比增长35%。
总结
从我们跟踪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科创板大部分药企的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在上调,研发投入上也在持续加大。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需要更加重视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和发展,进一步完善薪酬体系,兼顾竞争性、激励性和公平性。只有为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才能更好的激活创新活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内容来源:药事纵横
责任编辑:胡静 审核人:何发
2024-07-16
2024-06-20
2024-06-24
2024-06-27
2024-07-13
2024-06-27
2024-06-12
随着敏捷开发和 AI 技术逐渐融入制药行业的合规管理,软件系统的定制化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主要从法规指南角度分析和评价定制软件验证的有效性。指导制药行业通过更加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开展验证,以实现系统选项、实施及测试过程的风险管控,保证后续运行阶段的 GXP 符合性。同时也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年修订)》计算机化系统 [1] 和《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要求(试行)》的要求 [2-3]。
作者:赵延武 程静 张文标 王军 张永秉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