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

作者:本网编辑 文章来源:弗戈制药网 发布时间:2010-09-15

传统饮片制成中药配方颗粒后药效是否相同?如何确保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稳定可控?饮片变为颗粒后失去了原有饮片形态,让监管部门如何监管?数不清的问题都需要创业者们一一给予回答。

中药配方颗粒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优质、道地药材经规范炮制加工而成的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先进工艺,经过科学提取、低温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的单味中药颗粒。从这项工作的研发伊始,创业者即强调“传统融入现代”理念,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融入现代制药技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传统中药饮片和汤剂的功能特性。面对五六百种成分复杂的常用中药饮片,他们针对每个品种的不同特性,进行了极其艰难的技术探索:在国内首次运用动态提取、固液分离、低温浓缩、喷雾干燥等多种先进设备技术;反复探索,建立了600多个品种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以及100多个品种的专属性鉴别方法;完成了小试、中试研究,从原料到成品,形成了一整套制备工艺、技术体系和标准平台;开展了重金属等安全性研究,并正在实现数字化和在线控制自动化;获得了国家“单味中药饮片速溶颗粒的制作工艺”等发明专利4项,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首先,对中药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制定了600多味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规程。组织国内中药学、制剂学、药物化学和临床等多学科技术专家合作攻关,强调配方颗粒是中药饮片的“多成分转移”而非单一成分的纯化;根据传统汤剂的制备特点和每味中药材的组织结构特点及所含化学成分性质,确定每味药的加水量、升温煮沸时间、煎煮次数;攻克了含皂苷类成分和动物蛋白类品种浓缩的技术难点;优化了进出风温度、药液相对密度及辅料品种、用量,解决了含多糖类品种等在喷雾干燥过程中易出现的粘壁、焦化等技术难点,首次在国内成功实现了多种类中药品种的喷雾干燥;同时,根据不同物料,在基本不加和少加辅料的前提下,一次性地完成了成型、粉碎和整粒工序;对薄荷、藿香、青蒿等气味芳香、含挥发油类的品种,研发出蒸馏、包合等特殊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成分,达到了高效提取,实现了此类中药制药技术上的重要突破。

其次,解决了中药普遍存在的“引湿性”,即易于潮湿变性的难题。中药配方颗粒由于遵循中医理论,实行的是多成分转移,不轻易剔除当前功效还不明确的物质,因此许多品种干浸膏中含有多种易吸湿成分,极易结块。科研人员从生产环境、包装材料、物料性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深入研究,攻克了大多数品种的引湿性难题。中药种仁类品种等富含脂肪油,制成的中药浸膏粉在水中溶化性差。科研人员协作攻关,创造了一种专利技术,改善了含油脂类中药浸膏的表面润湿性和水中分散性,使所得浸膏粉水中溶化性显著改善。部分动物类中药制成配方颗粒后具有较强的腥臭味,他们在多学科专家的配合下,采用一种专利技术将此类配方颗粒进行特殊包裹,改善了服药的口感。

我国已故著名老中医董建华等人在解放前就探索过将饮片提纯为水剂或压碎为粉末剂;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也主张进行“老药新制”。但是,对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的中药饮片进行剂型改革谈何容易。今天,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新型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终于在一批创业者锲而不舍的顽强努力下,一步步走向成功。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