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控费,三医联动,福建医改试点方案解读

文章来源:药招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03-16
2月底,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从试点方案解读稿来看,福建省的医改以三医联动为主,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大力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2月底,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从试点方案解读稿来看,福建省的医改以三医联动为主,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大力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结合这一方案出台,省发改委副主任、省医改办主任赖诗卿对我省深化医改综合试点有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赖诗卿认为,公立医院要回归公益性,根本之策必须改革医疗管理体制、药品流通体制和医保管理体制。当前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要先从“药”入手,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药品耗材零差率、控制医药费用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三个阶段分步推进。

一是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的逐利机制。

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实现医药分开。医药分开不是医院不办药房,而是医与药不存在利益关系。为弥补公立医院因零差率改革减少的合理收入,必须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主要通过价格调整及财政补偿。补偿不是简单的平移,而是要转换机制。价格补偿关键是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归根结底就是要达到四个平衡:(1)财政保障可持续。(2)医保基金可承受。(3)群众就医负担有所减轻。(4)医院收入不能降低。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要让那些原来控费较好、药占比较低的医院受益。同时实施“五个差别化”的政策,加大对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的支持。

二是抓好公立医院的控费工作。

公立医院改革第二阶段,就是抓控费。控费必须三医联动,因为控费改革涉及医疗体制、药品流通体制和医保体制。这里要明确三个层面的责任,转换两个方面的机制。第一个层面的责任,是政府的责任,就是从源头上把药品价格降下来。要在药品的定价环节、招标环节、流通环节、价格谈判环节下功夫。第二个层面的责任,卫生、人社部门要加强对医院整个运行的监督,特别是对抗生素、辅助用药、营养性用药等药品及高值耗材、大检查的监管。第三个层面的责任,是公立医院内部要加强管理。规范医生诊疗和检查行为。要配强医院院长,院长要懂得管理。第一个机制,对医院医保费用实行总额控制。人社部门医保基金要对医院实行总额控制,按月预付。这是一个转机制的办法。这个机制能够使得医院产生加强内部管理、加强成本核算的内生动力。第二个机制,割断医生与药品、耗材、大检查收入的利益联系。也就是“三个严禁”,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严禁院长收入与医院经济收入直接挂钩,严禁医务人员奖金、工资等收入与药品、耗材和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

三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是深化医改的关键。因此,将公立医院编制、人事、薪酬、职称等制度改革作为改革第三阶段任务,核心是强化医院的独立法人地位,落实经营自主权,逐步建立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所谓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就是要实现政府和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院要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开。这是一个目标,现在要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实现形式。“管办分开”并不是成立医院管理局可以了,真正的“管办分开”核心是政府授权和专业管理。政府授权就是把编制、人事、经费、资产经营权真正授权给医院。省、市、县政府要成立由政府领导担任主任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通过医院管理委员会将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医院管理权限集中在一起,行使决策权,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公立医院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了,医院管理委员会可以退出历史舞台,这时候形成理事会便可以行使决策权。

同时,要完善院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编制、人事和职称制度,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试点方案》提出,各地可借鉴三明经验,试行公立医院院长目标年薪制,合理核定年薪水平,并由财政全额负担。建立体现公立医院医技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薪酬制度,适当放宽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额控制,逐步提高医技人员薪酬水平,医院医疗收入(不含药品、耗材、医学检查、化验)基本用于人员经费支出,医技人员薪酬明显高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

福建省医改特点

从解读稿看,福建省医改试点与安徽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从“药”入手抓医改,推进零差率,完善财政补偿机制,推进医保付费改革,加强医院控费,改革医院管理体制。

同时福建省特别注重强化组织领导,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作为深化医改的先决条件。在政府主导下,以公益性为主要目标,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流通领域改革。探索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积极探索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试点工作,改革药品配送模式。笔者推测继省属项目之后,各地市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将相继展开,新一轮议价降价工作,为时不远。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