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等七省市将试点设立外资独资医院的消息,再度让先行一步并已初具规模的合资医院的生存现状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日前,记者走访调查了京城多家合资医院——北京国际医疗中心、北京和睦家医院、北京伊美尔医疗美容医院和佳美口腔医院等,解读目前京城合资医院真实现状。
从1997年我国批准合资医院至今已17年,风雨洗涤,受困医保报销的合资医院是否已经实现了完美突围?独资医院试点的开放将对合资医院有何直接影响?
“高大上”背后
等待大厅放着布艺沙发,且茶几上散放几本杂志,会客厅式的诊疗环境以及提前预约的一对一指导式诊疗服务,拥有国外资质的医生、教授,正是合资医院与国内公立医院相比之下的重要特色。
日前记者在走访北京多家合资医院时发现,多家合资医院因是上世纪90年代后创办,基本上都是在比较繁华的商业区或居民区,多是以临街店铺和临街大楼的形式。如果你不看外面的医院招牌,单从医院内部看,你决不会认为这是一家医院。
或许是各种高档的设施以及地理位置的限制,合资医院的患者就诊费用也是高出一般医院。
一位熟悉合资医院的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合资医院与国内公立医院不同,看病时要提前预约,而合资医院与公立医院最大的不同是,合资一直将挂号费、诊疗费、基本检查费等打包收费,国内医生门诊打包收取150元一次,外籍医生分别为300元、500元和800元一次。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合资医院基本上可以称作是贵族医院,高额费用以及不能被医保报销的营运模式,使得多数国内患者望而却步。
记者在走访国际医疗中心、北京和睦家医院和佳美口腔医院等多家合资医院时,多家合资医院的相关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也向《华夏时报》记者坦言,由于医院属于合资医院,70%-80%的患者多为外籍人士,国内的患者前来就诊的只占少数,而在医保报销方面,患者如果没有相关商业保险,报销的可能性不大。
在业内看来,如果不能纳入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合资医院的目标客户只能是高收入人群,在众多合资医院同行竞争下,如果要把客户群向下延伸,就要面对着医保这堵硬墙。
合资医院的尴尬
据2013年3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统计显示,我国总共登记医院23551家,其中社会办医10166家,而中外合资的医院不过200余家,就是这批被业内称为高大上的贵族医院,其现实的发展却有着难以言说的困境。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受诊疗面积、硬件设施以及医保报销政策的限制,合资医院的生存状态并不乐观,而在入不敷出恶性循环的背后,合资医院也陷入了难以扩大发展的真实困局。
一位不愿具名的合资医院的相关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坦言,因为前来就医的患者较少,合资医院在没有实力,并且没有大量患者的情况下,只能采用“诊所运作方式”进行运营。
事实上,办公场地租金高也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位合资医院的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因为医院目前办公环境的限制,并不能对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提供手术和住院服务,对于这样的患者,医院一般采取的方式就是把患者推荐到国内三甲以上的医院或者是推荐一些三甲以上的医院的医生处。
“合资医院这样做也是逼于无奈,如果合资医院进行大量的投入,最终只能导致成本无法收回。”一位不愿具名,熟悉合资医院运营的业内资深人士对记者分析说。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投资一家综合性合资医院少则2000万,多则几十亿元,由于合资医院属于医保报销范围之外,所有投入的成本只能靠就诊费用进行回收,最终陷入投资高、回报慢的恶性循环中。
“投资一家合资医院如果10年能够收回成本,已经是一家做得很好的合资医院了,如果在经营过程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那么合资医院就很难收回成本,失败的几率很高。”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对记者直言。
除此之外,人才紧缺是合资医院的难题。一位不愿具名的合资医院的负责人对记者分析说,洋医生成本高于本土医生,合资医院为了减少人员开支成本,亟须人才本土化。“而国内的医生因为体制,实际上是单位人,不能自由流动。”
“独资”或将加剧非公竞争
但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药企对于收购、开设医院趋之若鹜。
据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发布的《民营医院蓝皮书: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民营医院已经发展到10166所,比2012年增加1302所,同比增长了14.69%。
“其实这对药企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既能让品牌持续传播,也延伸了药企产业链的下游,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合资医院和民营医院虽然投入多,但多是一次性投入,因为医院的运营成本较低,待企业收回成本后,民营医院最终是盈利的,再加上以后的政策听说在医保方面会有些松动,比如有少数的民营医院已经可以医保报销等等因素,才使医院扎堆竞购。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合资医院不温不火之际,我国再度开启独资医院试点。
“独资医院的放行,从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来说是好事,既能给我国医药改革提供一个参考运营标准,又能加速我国医药改革的推进,无疑是一件好事。”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如果政策能及时跟进,无疑能与公立医院形成互补。
独资医院到来真能搅动我国现有的医疗发展格局吗?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