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药业扩张再起波澜 “强势”管理酿苦果

发布时间:2014-09-15
距离亳州中药材市场药商抗议康美药业涨租已过去一年半,二者的关系仍不见好转——在搬入康美药业新建的交易中心后,下雨漏水、天花板脱落、“强制性”购买等接连触碰着药商的神经。

距离亳州中药材市场药商抗议康美药业涨租已过去一年半,二者的关系仍不见好转——在搬入康美药业新建的交易中心后,下雨漏水、天花板脱落、“强制性”购买等接连触碰着药商的神经。

漏水事件

9月9日,中秋节过后,安徽亳州下起了小雨。早上不到8点,位于南部新区的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下称:康美中药城)已经人头攒动。

这里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交易市场之一——亳州中药材市场。该市场于2010年被康美药业全资收购,并于2013年11月从亳州火车站附近搬迁至此。

进入交易大厅,与厅外天气相呼应的是,部分地面砖变了颜色,旁边摆放着水桶,用来接从天花板漏下的水。

在亳州贴吧,前不久有网友上传了一张在康美中药城内,因天花板漏水,药商厅内撑伞卖药的图片。

同样与漏水有关,数天前,一组记录康美中药城一处天花板石灰脱落一地的照片在药商间及其朋友圈里传开。该组照片与上述两处漏水点均非同一位置,且从照片中围观的人群来看,当时应正值上行(即交易大厅营业)期间。

“光漏水就几回了,现在瓷砖(石灰)又掉下来,这不是拿人命开玩笑吗?”一药商在其朋友圈问道。

康美中药城由康美药业斥资15亿元,占地1000亩其中交易大厅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共四层。按照计划,一楼为贵细、贵重药材等经营区;二楼和三楼分别为摊位区(以零售为主)和样品区(以批发为主),是药商集中区域;四楼为办公区。

然而,在药商入驻不足三个月时,原本位于三楼的样品区被集体移至了一楼。

“三楼上面是个铁棚,一下雨到处都是水,都没法卖药,而且当时是冬天,能把人冻着,到处都是风。”样品区一药商直言。

“下雨漏水”是几乎每一个样品区的药商在被问到为何搬至一楼时的回答。

此外,“三楼好像有根柱子裂缝了,怕出事,不让在三楼了。”不止一位药商对新金融记者这样表示。也有药商认为:“主要是人流量太大,一上行就上万人,一两个电梯才能乘多少人?”

对此,康美中药城一经理级别负责人对新金融记者坦承:“当时三楼的人员比较集中,样品区上行时,十分钟八分钟就上到一两万人,怕扶梯有安全隐患,所以让搬到一楼去了。”

但对于为何搬迁至此数月就出现漏水等情况,该负责人称:“(这是)建筑结构漏水,我们已经修补了,只是很小的问题,不是大问题。”

至于“柱子裂缝”等说法,该负责人则表示:“不存在。这么大的工程,投资这么多,经过正规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委的验收,不可能有什么安全问题什么裂痕。”

新金融记者就此咨询了建筑行业专业人士,其表示:“漏水严重的话,说明结构层是有贯通缝的,需要对裂缝做回弹试验,看对结构安全有多大影响。”

据前述样品区药商回忆,其从三楼整体移到一楼是在春节前,而春节后,“三楼就关闭了,不让进了”。

对于这个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楼层,上述负责人表示,三楼和四楼将作为其办公区,“不会再安排其他什么了。以后如果一二楼容纳不下,我们三期工程有个交易二厅,再建一个交易二厅”。

目前,交易大厅内通向三楼的通道仍被封锁着。

除漏水问题外,一药商还对新金融记者反映,称其曾目睹这样一幕:交易大厅内的一个自动扶梯“走着走着塌下去几个台阶,把那个女的的腿卡了进去,然后康美把电梯(自动扶梯)停了。”不过,上述负责人予以否认,称“这是谣言,我们工程维修部每天都对电梯等设备检查,没有安全事故。”

“强势”管理

当被问起“康美的管理如何”时,摊位区药商多会皱下眉头或摇摇头;而样品区,“除了卫生干净,其他的都不喜欢。样品号里没几个对康美满意的。”前述样品区药商说。

摊位区和样品区的药商从老行(即原交易市场,也称:北行)搬迁至此已半年有余,谈起在新行(即现康美中药城,也称:南行)的生意,几位药商异口同声道:“不好。”

“卖不动,在北行时还真卖,天天都卖,现在经常一天都没生意。”其中一位药商称。前述样品区药商也表示:“没法和在老行的时候比,在老行几乎天天走量,在新行卖药都是有数的。”

从老行到新行,药商重新抽号,变动了位置,也增加了新药商。一位老药商认为:“和搬过来也有关系。搬过来后,摊子太多了,比那时候多很多,以前经常买你货的人找不到你了,人走到哪儿就买哪儿的了,不一定非找你买了。”

临近下行,上述一位药商终于卖掉一单,卖了156元。“今天开张了,前两天都没开张。”该药商笑着说,“挣几块钱,够今天吃饭了,生意都是薄利多销,挣得少卖得多,攒回头客。”而他摊位旁边的那位药商,当天一单生意都没有。

相比之下,还在老行附近部分未搬迁的门店,其生意依然“可以”。一位门店老板说:“老地方,好东西任何时候都有人买。”提到新行,“不愿意搬过去也没法,人叫搬就得搬。”该部分门店将于明年搬至新行旁。

上述负责人表示,去年搬迁后,药商数量有增加,“样品号和摊位号一共增加了大概七八百个号,(现在总共)1万人左右”。但其并不认为这影响到药商的生意,“搬迁有一个过程,现在每天两三万人流量,他们的生意还是可以的,等老行那边的门店搬过来后,生意会更好”。其还表示:“中药分淡季和旺季,春节前生意会好的,阶段性的。”

虽说是搬进了外观更气派、面积更大的新行,但药商们并不太适应。对于新行的设计,他们抱怨最多的是:“上下货不方便,电梯太小,上货上不来,在老行时没有电梯,但上货方便,一拉就上去了。”

原在老行位于一楼的摊位区如今被安排在新行的二楼,“太麻烦了,买货还得推车,自己买一车货,还得弄到楼下。”一药商说。一位刚从电梯出来推着车的买家也觉得:“不方便,买点货上来下去的,这边车还不好找。”

当然,这些不习惯,药商和买家都可以去适应。药商不乐意接受的是,搬至新行后收取的各种费用。

去年4月,因提前收取并提高了新行的租金,药商一度自发组织到市政府门前表达不满。本报当时以《康美药业扩张之困》进行了报道。该事件最终以未涨租收场。目前,新摊位号分为3种,按季收费,其中一类号约2135元,二类号为1735元,三类号为735元。

而在搬进新行后,康美中药城开始要求药商购买带有其字样的药材袋、标签和服装等。

“让换袋子,一个袋子不值1块钱,能要3块;一个大褂或一个马甲,外面买,不到20块,他卖50,一个摊位买一件,这得多少钱?”上述一位药商有些无奈,“他就强制性购买,你不买关你的摊子,不让你卖货。”

在摊位区,新金融记者恰巧看到康美中药城的工作人员往返于药商间售卖衣服。可即使已经购买了的,也鲜有药商会穿在身上。

“这是我们的‘五统一’,包括统一服装、统一标签、统一包装等,卖给他们也是成本价,我们买来多少钱,就卖给他们多少钱。”上述负责人表示,不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药商,“这都是有依据的。”

在淘宝网上搜索款式和颜色与之相同的大褂,价位多在十几到三十几块。而订购多的话,价格还可以再优惠。

矛盾尚存

一方是管理者,另一方是被管理者。药商的不满与抱怨并非一天两天。康美中药城工作人员与药商的良性沟通还有些欠缺。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医药合伙人史立臣认为,康美应该事先和药商沟通好,即进入康美中药城经营,就需要服从康美的统一管理,包括包装、标签和服装等都要事先说清楚,而不是等药商入驻后才强制其服从,这是在强买强卖。

与去年到老行采访时感受不同的是,在新行里,“巡逻”的工作人员明显增多,其“巡逻”的频率也有所增大。

上述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目前大概400多人,“比以前增加了100多人”。也就是说,400名工作人员对应约1万名药商。

对于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该负责人表示:“我们分有区域,各区域有负责人员,而且我们设置了一个客服中心,药商有什么问题,可以到客服中心去反映,我们公司来解决,我们对药商的服务是非常好的。”

但在前述样品区药商看来:“不会去(客服中心反映),因为他们都是一起的,说了也白说。”采访当天,新金融记者也并未看到客服中心有药商出入。

在药商的朋友圈里转发着这样一段内容:每天早上都有药商和工作人员冲突,不知道到底谁对谁错,就像城管和小贩,一方面是工作要求,另一方面是生计需要。可见,在药商看来,其与康美中药城工作人员的相处并不融洽。

采访期间,一摊位的药商与“巡逻”的工作人员争执起来,有少数人围观,大概持续了十几分钟,双方最终和解。

事后,有知情的药商告诉新金融记者:“那是在查硫磺,怕硫磺含量超标,让那个药商签字。这几天在开药博会,查得严,基本上天天过来查。”

对此,上述负责人表示,其与药商之间签有协议,包括硫磺熏蒸等属于不允许经营的范围,“一旦发现有硫磺熏蒸、掺杂使假和染色的,我们要清理出去,不准在我们交易中心,三年内不准进入”。

谈及此,上述药商则低声说:“签字也没用,有的药不用硫磺熏,晒不干、容易坏,还是得用,少用点,别超标。不过要按严格来算,谁的都得有一点,查到谁算谁倒霉。”

面对药商,康美中药城表现出其管理上的“强势”;而面对总部康美药业,上述负责人认为:“(包括漏水、‘强制性’购买、与药商冲突等)日常工作中发现一些小问题,都处理好了,没必要向总部反映。”

当新金融记者就个中问题向康美药业核实时,其证券事务代表温少生未接听电话。康美药业证券部工作人员先是称“去了解后再答复”,后又称“刚问了那边的领导,他们有事情在外面,没来得及回复。”而至截稿时,未再进行其他回应。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