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PIC/S主席Helena Baiao女士在主论坛上致辞
每年,ISPE在中国都会举办制药行业年度盛会,今年的年会演讲人阵容尤为可观,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司翁新愚处长,PIC/S主席Helena Baiao,美国FDA药品审评和研究中心法规管理处主任Ilisa B.G.Bernsein,辉瑞全球副总裁Roger Nosal, 国际领袖论坛成员Medimmune公司执行副总裁Andrew D Skibo等30多位来自跨国药企、制药监管机构及研究机构的高管、专家和学者。此次会议设置了“产品与工艺”、“生产与质量管理”,“厂房设计,维修与运营管理”三大分论坛,覆盖制药业全产业链的30多个热点研讨主题,会议吸引了共459名制药行业的嘉宾前来探讨与学习。
确保更安全的药品供应链
来自美国FDA药品审评和研究中心法规管理处主任Ilisa B.G.Bernsein在演讲中提到,从2005年开始,药品短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已经衍生为全球化的现实问题,FDA将关注药品高风险安全地区和其相关生产设施,以达到高质量的制造工艺,在药品短缺的环境下,确保更安全的药品供应链。
对于药品短缺现象,辉瑞全球副总裁Roger Nosal提出了“供应链体系简化”的观点,指出在控制安全方面,需要基于风险的科学方法,来渐缓风险的发生,实现“有战略性的外包”这一强大的企业供应链管理。此外,他还提到企业供应商管理应该拥有“激励”机制,通过简化贸易需求和减少重复监督来实现。
国际领袖论坛成员Medimmune公司执行副总裁Andrew D Skibo在其演讲中指出逐年增多的生物药填补了新分子实体药物的下降空间。目前制药公司正将他们的研发重点向创新的生物药物转移,中国为全世界生物制药提供了最多的外包量,其中灌装在这些外包技术中位居第一。
共享业内成功经验
技术转让 复制成功
在诺和诺德天津灌装厂项目总裁Lars Arnoldsen先生的演讲介绍中,一直走在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研发前列的诺和诺德公司,从2008年开始准备一项重大投资——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诺和诺德二期工程,这个规模巨大的胰岛素制剂工厂是当前丹麦诺和诺德集团在本土以外的最大投资项目。项目将涉及胰岛素成品生产、API的进口以及灌装,建成后将成为诺和诺德集团在亚太地区的首要生产基地。目前,正在等待进入中国市场的许可。
诺和诺德将优秀的技术一对一转让,实现“复制成功”,包括建设符合最新标准的类似工厂,采用相同的设备、原材料、生产过程及标准质量体系,并将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转移到中国,而随着中国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无菌灌装生产线还计划将中国生产的产品转出口出去。
图2 拜耳医药保健的Aleksandar Putic博士分享了97年建立的北京工厂的“具有前瞻性”的可拓展设计方法
有前瞻性的未来工厂
拜耳医药保健的Aleksandar Putic博士分享了97年建立的北京工厂的“具有前瞻性”的可拓展设计方法。设计中有些值得借鉴的理念,如:最大化利用了生产区上部的空间;采用标准化的容器设计,便于生产中的物料处理,降低污染风险。执行前瞻性的方法使拜耳医药北京工厂不仅是第一家通过中国新版GMP检查的制药企业,还使工厂具有灵活调整设备、建筑、基础设施和人员的功能,满足产量极增的需求。
SFDA高研院客座专家吴军在其《中国药品GMP实施现状与对策》演讲中,阐述了“未来工厂”的观点,他强调工厂“生产效率、企业竞争力是设计出来的”,在前期设计中,项目的规划者一定要具备“战略性的眼光”,包括对工程设计、设备和工厂管理基础的前瞻性考虑。而对于目前GMP实施情况的感受,GMP规划包括法律基础和技术基础,在条款的背后,需要生产厂商达到对制度系统性的理解。
精益管理理念
来自灵北制药的Lars Bang先生在其演讲《Lundbeck精益之旅—不断提高生产率、质量及法规符合性》中介绍了精益管理在灵北药厂中的应用。精益生产理念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其核心是追求消灭一切“浪费”,用最少的资源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精益型公司通过整个价值链(技术、资产和知识范围)来优化产品和服务流程。Bang先生说,精益模式的执行不是速成的,而在公司创造“Just Do It”环境对提升员工主动性非常有帮助,所有员工都是执行精益模式大的驱动力。此外,公司设立了创意板,将执行的创意进行编号,与目标结合进行结构化追踪,提升创意的产生和执行力度。Bang先生提到,他们正把精益模式应用到Lundbeck公司SOE商业体系中。
勃林格殷格瀚制药厂的Andreas Bahne先生在其《如何将精益原理融入包装设备的设计》演讲中提到,基于精益管理理念,药品生产过程应尽量避免非增值行为,然而目前的产品生产周期里,无增值行为占到95%。促使运输及存货浪费的行为包括:工厂布局欠佳,多重储存地点,管理欠佳,大批量加工,多余的检查,不合理的计划安排以及过量生产等。包装线的设计和布局对效率有很大影响,其设计必须具备快速处理的能力,并考虑到包装线的清除,布局应该便于操作工进出,工程师调试及维修。
对于听众提出的精益管理推广目前存在的最大困难,Bahne先生回答到,关键问题在于人的理念创新,药厂管理人员应认为药厂精益管理是生产管理中必要的管理原则,制药生产管理应从汽车、快速消费品等生产管理中学到先进的理念,并结合自身生产的实际经验,使生产效率提高,利润收益增大。
图3 重庆医药设计院的卢浩荣主任介绍了制药工程项目全过程相整合的调试与确认服务工作
项目设计、确认及评估
来自拜耳技术工程的赵春华博士的演讲题目是《在中国建造符合cGMP厂房的关键成功因素》的报告,对如何建设符合中国GMP制药工程项目做了具体而生动的梳理。IPA研究表明,中国有近半数的制药工程项目失败,项目时间进度比行业平均延长30%以上,费用比行业平均高10%以上、比预期高10%以上以及生产过程中遭遇重大问题。因此在设计概念确立初期,项目相关人员应思考是否对生产工艺已有深入的了解,从小试到生产的放大是否扎实,关键物料的性质及工艺参数,单元操作是否优化,是否可用PAT技术来加深对工艺的理解,清洗方法是否确定,多产品的共用生产设施,自动化程度的考虑,短期及长期市场预期等。赵博士同时也指出,项目的“可视化”非常重要,应用三维建模等方法,这样可使更多和项目有关的人员参与到项目的前期设计中,而不仅仅是设计人员。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医药工艺室杨军主任作了《无菌工艺设计及风险控制》的演讲,介绍到无菌生产核心区的确定是无菌生产工艺设计的关键,而产品流向、容器/包装物流向、操作人员、工艺设备等信息可帮助确定无菌生产核心区。
无菌生产区的气流组织、送风口和回(排)风口位置、相对临近区域的压差等均需经过合理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关注无菌生产区A级单向流的回风对B级环境气流的影响,此外,尘埃粒子和微生物也需进行动态监控。演讲中,杨主任从更衣分段、气锁设计、更衣分级及推出通道等方面对洁净室的更衣设计做了全面、详细的说明,并介绍了相关实例。他指出,无菌设计的关键,是正确认识无菌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寻找影响无菌产品质量的风险所在以及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降低风险的发生。
当前中国医药工业中调试与确认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与制药工程项目全过程相整合的调试与确认服务》演讲中,国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的卢浩荣主任提到,尽管有数家确认与验证咨询服务提供商,但工作范围与标准不明确,因而工作的数量与质量都很难评估,或仅能揭示项目的某些缺陷,但不能给出相应的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GMP与国内规范,如消防、环保、职业安全卫生规范发生冲突时。
图4 会议听众认真记录演讲要点,并与演讲人进行互动交流
连续工艺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来自GSK固体制剂新药引入组的总监Gordon Muirhead在其《连续工艺》的演讲中,结合其26年的工作经验对连续工艺进行了生动且详尽的解说:“在GSK,连续工艺并不是一次性大量的工作,而是在重复连续地进行小批量的工作。”通过这样的连续工艺,使得药品的质量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Gordon还说道:“通过连续工艺的模块化改造,使产能得到了扩大,同时原料药的使用量比过去减少了85%。”这就说明充分地利用连续工艺,不但有助于提高药品质量,也会相应地降低药品生产的成本。
同样,来自GSK的Richard Kettlewell也以“连续工艺验证的实现方法”为题对连续工艺的后续验证问题进行了阐述,在他的讲话中,不止一次强调了药品整个生命周期概念对于连续工艺验证的重要性,Richard说道:“连续工艺的验证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生命周期的概念,而不是将整个过程割裂开来。”所有对这一话题进行演讲的嘉宾还格外强调了一个理念,那就是技术风险评估是整个药品生产周期工艺验证的核心。
来自礼来公司的Fangdong Yin博士从工程师的视角对连续工艺的验证进行了解读,工艺验证分成3个步骤:设计开发、确认、监测和评估,同时他提到:“工艺验证的含义,即收集和评估从工艺设计阶段一直到商业生产阶段的数据,用这些数据确立科学依据以证明该工艺能够有能力连续生产出优质产品。从目前各类事故来看,仍存在有问题的药品,尽管这些生产工艺是‘经过验证’的,这就说明药企仍缺少对验证的理解。”
ISPE:联接全球制药知识资源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 (ISPE) 是全球非营利组织,聚集了90多个国家的科研及制药专家,提供教育及行业规范信息。ISPE中国办公室于2008年4月成立,迄今为止,ISPE在中国已经拥有了近1000名会员,会员来自国际和国内大中型制药企业、制药行业服务商和供应商、学术界和政府。
ISPE将在2012年8月底举办培训课程,涵盖“调试与确认的应用”、“无菌药品生产设施”、“调试与确认的应用”等主题,由业界知名专家主讲,为听众带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分享成功案例,帮助推动企业改善生产质量并符合监管要求。
ISPE一直为制药行业人士提供最为前沿的知识体系,ISPE的会员享有诸多会籍权益,包括免费下载技术文档、参加线下交流活动等。
同时,ISPE还为中国会员提供多种技术刊物,使从业者了解制药业最新动态和技术趋势。ISPE目前拥有技术指南丛书,并已完成了3本刊物的翻译,包括无菌、固体口服制剂等。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