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落地与产业破局:医药产业大发展再传利好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6-02-16
2016年新年伊始第一个工作日,国务院将目光聚焦于医药领域。

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更好服务惠民生稳增长,并确定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措施,发挥传统医学优势造福人民;决定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进外贸转型增强服务业竞争力。

据有关部门当天会议上汇报的数字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收入和利润复合增长率长期保持在20%以上;“十二五”期间,中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6%。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发达国家医药产业占GDP比重普遍在8%以上,个别国家这一比重更高;而我国仅占4%-5%。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数字正是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佐证,有助于加速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企业,让竞争力强的企业获得更大盈利空间。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分析称,原来医药产业淘汰进程太慢,现在需要提高速度,增加产业集中度和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升级加快

医药行业是受政策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2016年新药审批提速、仿制药有效性评价、GMP认证管理体系、上市许可人制度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将陆续落地。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又为医药产业带来政策利好。

据了解,此次会议部署了多项举措,对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起着积极作用。包括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研发创新,加快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发病和罕见病重大药物产业化,支持已获得专利的国产原研药和品牌仿制药开展国际注册认证;健全安全性评价和产品溯源体系,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实施药品、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尤其要提高基本药物质量等。

会议提出探索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强制商业保险,结合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加快临床急需药物和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审批;支持医药企业兼并重组,培育龙头企业,解决行业“小散乱”问题等方面措施。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分析认为,此次会议内容对推动医药产业发展有显著利好,医药产业的淘汰升级也会随之提速。

据介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医药产业占GDP比例达到了8%,中国占GDP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占GDP比重超过10%,而我国仅占GDP的4%~5%。工信部数据显示,2014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53.16亿元,同比增长13.05%,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6.05个百分点。若按当年GDP计算,占比为3.87%。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分析认为,近十年来医药行业稳定增长,但医药行业周边行业压力大及医保费用控费要求强烈,将导致今后两年医药行业增长幅度比较低,必须通过转型、升级改变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提高竞争能力,这也是我国医药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中医药发展再迎契机

此次会议的重点还包括对中医药产业的政策支持,包括传统资源的继承保护、中西医结合、放宽服务准入、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等多个方面。

在广发证券)研究员张其立看来,本次会议将中医药板块单独列出,明确了扶持方向。如会议指出加强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等中医药防治和新药研发,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强化中药材资源保护利用和规范种养,利好天士力、康缘药业等中药研发型企业,以及香雪制药等中药材全产业链企业;而要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传统中医中药企业,同仁堂、东阿阿胶等企业将受益;另外,将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增加中成药品种数量,更好发挥“保基本”作用。拥有基药独家品种的企业,包括华润三九、以岭药业、康缘药业等企业将受益。

此前,我国也曾经制定了多部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构成了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体系,如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医药法(草案)》,草案获得表决通过后,我国将有第一部关于中医药的国家法律;2016年1月18日,中国国家认监委与国家中医药局18日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认证工作,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认证体系。

不过,史立臣认为,尽管中医药一直受到政策扶持,但长期以来标准不清晰,习惯国内销售,没有走出国门,不能与国际标准接轨,导致中医药发展始终没有产业化、规模化,希望可以通过相关政策把很多关键问题明确下来。

事实上,目前国产原研药和品牌仿制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并不顺利,尤其是对中成药国际化更为艰难,审评体系不同,使得国际注册认证困难较大,而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从政府层面支持开展国际注册认证,将推进中国医药市场走向海外,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促进医药经济的发展。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