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各路资金涌入互联网医疗领域,这直接催生了大量的创业项目。互联网医疗领域可谓是千帆竞渡的局面。互联网医疗本质上是医疗服务的一种表现形式,归根结底最终还是要围绕着问诊来展开。虽然目前远程问诊整体受限,但以慢病管理为核心的健康管理成为各类项目中被关注的重点。抛开纯粹的技术层面的项目,绝大部分项目对后端服务的需求都很强,但医生从何而来?
面对已经涌现的数千个互联网医疗项目,中国的后端医疗服务能力却非常有限。目前全国注册医生总数不到270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人数不到2,相较而言,美国的人均医生数是每千人3.59个,法国3.37,英国2.2,韩国1.6,中国比例上来看并不算低。但医疗服务的内在悖论却使得这一数据的解读并不那么轻松。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呈现结构性失衡。长期以来,大医院聚集了大量的优势医疗资源,虹吸优质医生和病人。而非三甲则长期因为医疗资源匮乏而无法获得病人信任,从而常年业务量不足,即使有优秀的人才最终也都倒流到大医院去。
因此,当互联网切入医疗服务领域后,到底依靠谁来做后端的服务就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果让非三甲的医疗机构来提供服务,用户的需求显然无法得到满足。因为线下的这类资源可获得性非常强,价格低廉并且可以使用医保,用户并没有动力去自费使用线上的服务。而如果让三甲医院的医生来提供服务,这些医生在线下的业务本身已经足够繁忙,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线上的服务。而且,与来自产品的利润相比,这对他们来说得到的经济利益太小了,动力明显不足。
当然,做线上服务是一种树立自身品牌和吸引客流的有效方法,还是会有一部分医生会有兴趣,特别是那些还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医生。但是,医生的时间毕竟有限。以上海为例,上海的三级医院的医生总计3.1万多人,但医生总数有将近10万。如果仅依靠这三万大医院的医生,恐怕是很难为2400万的常住人口服务,更不要提大量来自外地的就医者。因此,如果互联网医疗的后端服务要指望这些医生再抽出碎片化的时间来为其用户进行服务,其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对于一部分愿意和互联网公司合作的医生来说,最现实的选择是价高者得,也就是出价最高的项目可以购买医生的时间。在当前烧钱的模式下,已经融到资的互联网医疗公司可以给出大额的补贴,但这种模式本身是不可持续的,一旦对用户的补贴结束,用户的需求依旧会转移到可以使用医保的线下。而那些没有资金实力大规模购买医生碎片化时间的公司则很难获得真正的发展。
因此,就目前来看,互联网医疗的后端服务都面临着较大的发展瓶颈,如何发展优质稳定的后端服务是未来互联网医疗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一种方法是类似平安那样来自建医生队伍,这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质量和风险,但对资金的需求是长期的,不是普通的互联网医疗公司适合发展的模式。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与一些优质的医疗机构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来发展,但这依旧受制于合作伙伴的意愿。最后一种方法是最慢的,就是自建渠道来培训医生,通过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诊疗和规范体系来培训合格的医生,但这依旧需要落实到实体,通过将某些二级或者一级医院转型成培训基地是较为可行的做法。同时,通过围绕这一培训基地的卫星式门诊来完善整体服务的流程。
但是,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局部的改良来拓展,真正的互联网医疗大爆发还是要等到医生自由执业的展开和对医生的评定不再是围绕着大医院还是小医院,而是以医生个人的能力来确定。同时,支付方对医生的赔付是基于疗效而非次数,医生不再依靠药品来赚钱。这些要素都满足后,整个市场才能最终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