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生物医药园作为一家专业孵化器,多年来以推进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创业为己任,以支撑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产品开发为重点,以搭建支撑生物医药创新创业的完善平台为手段,以提升生物医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为首都生物医药创新创业造就了一个优势资源集聚、协同作用充分发挥的局部优化环境。2004年北京市科委正式授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
截至目前,中关村生物医药园累计为173家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9个新药项目依托平台完成中试研究及临床申报,形成了一个专业资源集聚、协同作用充分发挥的创业环境。
北京中关村上地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面管理和运营中关村生物医药园,为企业提供创业指导、专业技术、法规、中试开发、项目孵化、天使投资、商务服务等方面的支持,通过早期孵化和天使投资,不断催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2008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立足专业化支撑
“专业的硬件支持,专业的客户群体和专业的服务体系是中关村生物医药园成为专业孵化器所不断追求的,目的是形成孵化器自有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和集聚效应,达到1 1远远大于2的叠加效果。”北京中关村上地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从前期的分子生物实验室、制药室,到后期的中试车间,中关村生物医药园给企业提供的是一整套实验设备。
生物技术创新平台拥有分子蛋白室、细胞室、无菌室、冻存室、制剂室、低温室、检测室等1000多平方米的功能实验室,配备了100多台套的仪器设备。
生物制品中试平台完全按照国家GMP规定的硬件条件建设,分为完全独立的微生物车间、哺乳动物细胞车间,具有小水针和冻干粉针两种制剂加工功能,在全面参照生物制品GMP要求建设的质量控制体系下,可以全面实现生产环境的精准模拟。
新药创制项目依托该平台可以完成满足国家新药注册要求的中试和临床样品制备工作,同时依托中试平台创新企业可以完成产业人员培训、工艺优化和生物制剂加工等工作。
今年上半年,根据新版医疗器械规范要求,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完成了三类医疗器械试生产车间的平面设计方案与通用性功能区域划分方案,此后可满足三类植入式医疗器械的临床前研发。
同时,中关村生物医药园通过开展多方位的技术交流与培训,让企业更全面的了解全国各地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
打造个性化融资服务
从前期创业项目的精心筛选,到项目入驻后精细的个性化融资规划,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在追求企业融资专业化设计的同时,也在探索孵化器未来发展模式。‘’
中关村生物医药园重点吸引一批具有重大创新、高成长性的项目和企业进入生物园孵化。截至目前累计孵化中小创新企业168家,目前在孵企业53家,从业人员786人;累计引进中央“千人计划”人才10人,北京“海聚工程”人才10人;取得6个一类新药临床批件,3个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7个项目获得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
目前在孵企业中有4家企业获国家一类新药临床批件,3家入驻企业获得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初步搭建了成熟期、成长期、早期创业三类企业梯队。
中关村生物医药园积极参与投资方面的工作,为孵化企业创造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进入的契机,仅2013年就有7家企业获得共12830万元投资。
中关村生物医药园通过对企业的天使投资,带动其他风险投资机构的介入和参与。在多年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运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中关村生物医药园通过对早期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分析、产品市场的评估、探索性的试验研究、下游资金的引入等,实现科技成果和产业及资本的早期对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降低早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风险,为下游风险资本、制药企业的投资和并购储备创新企业和创新产品。
创投案例与孵化企业案例
今年上半年,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共有入驻企业80家,其中留学生企业19家,新入驻企业7家。 吸引落地投资总额5亿元,668万美元。
在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很多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正在茁壮成长,获得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创业支撑,从初创走向成熟,从研发走向产业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北京阿迈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于2011年4月在中关村生物医药园注册成立,在研产品包括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可吸收性下肢腿动脉血管支架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可吸收性冠状动脉支架。为解决企业所面临的资金困难,中关村生物医药园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规划了该企业的融资进程,协助企业与投资机构进行接洽。目前该企业已完成第一轮1500万元融资,同时获得各级政府的经费支持363.5万元,成功从跨国制药公司引进了2名高端人才进入公司核心,目前各项开发工作顺利开展。
如今,从中关村生物医药园走出去的企业里,有几家已经入驻南部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一直以来,中关村生物医药园一直坚守自身的定位:支持初创型生物医药企业创业,接轨区域经济,引导企业走向产业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