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超级细菌成为经常见诸报端的热词。随着世界多个国家都相继出现了超级细菌的感染或致死病例,它也逐渐成为21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你听说过超级细菌吗?知道超级细菌是怎样出现的吗?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超级细菌吗?近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第三军医大学医学药学院的几位专家,以期为读者解答这些问题,也让人们能够了解科研人员正为防治超级细菌感染而做着怎样的努力。
超级细菌是指临床上出现的多重耐药菌,病人会因为受到超级细菌感染而引起严重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至死亡。当前临床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超级细菌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抗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
生物制药及免疫学专家、第三军医大学医学药学院教授邹全明介绍:“超级细菌其实并不是一个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总称,这一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超级细菌的名单也将越来越长。然而,超级细菌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它已对人类产生致命性危害,而且它们会对临床使用的三类甚至三类以上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多重耐药性,甚至有的对绝大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也称为‘泛耐药性’。对这些病菌,目前临床上几乎无药可用。”
据了解,在已知的超级细菌中,MRSA是其中危害最严重、最典型的代表,被称为“第一流行超级细菌”。目前已成为全球医院各重症监护病房、手术病人、导管使用病人、创伤病人等感染率最高的病原菌之一。因其致病性强,易暴发流行,呈多重耐药而成为临床上治疗的难点,目前已与艾滋病、乙型肝炎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决的感染性疾病,并位居首位。
资料显示,2005年美国感染MRSA致死人数为1.9万,已超过同期艾滋病死亡人数。欧洲CDC对29个国家传染疾病调查发现,英国44%的医院存在高耐药性的MRSA。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调查显示,约11.1%的病人在医院期间成为MRSA携带者,MRSA已由医院向社区蔓延。2009 年,我国MRSA的临床检出率达到60%—80%。
有人猜想说,是不是可以研制出一种能迅速应对超级细菌的超级抗生素?郭刚教授给出的答案是“目前肯定没有”。
郭刚说,针对一种类型的超级细菌,确实有可能生产出对应的抗生素来抵抗它。然而,在细菌和抗生素的对抗中,前者总是领先一步。一种抗生素的平均研究时间是10年,而且还存在失败的可能。然而,对新抗生素产生耐药可能只需要1年甚至更短时间,还没等新药研制成功,就又无药可用了。这样周而复始,形成巨大的恶性循环。归根结底,超级细菌蔓延的主要原因也正是由于这些抗生素的滥用。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的抗生素被滥用,而我国这一比例甚至接近80%,病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各种超级病菌相继诞生。过去一个病人用几十单位的青霉素就能治病,而相同病情,现在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没有效果。
目前,在我国各大医院,由于抗生素的滥用,MRSA的分离捡出率逐年上升,已由1978年的5%增加到2009年的79%,且菌群的毒力基因改变明显,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也呈蔓延趋势。
既然后果如此严重,为什么抗生素还在大量无节制地使用呢?郭刚认为,一是医疗技术水平与用药理念的差距,二是抗生素流通的各个环节监管薄弱。有专家警告说,如果滥用抗生素的势头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人类很可能重返前抗生素时代。
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就是关注超级细菌这一公共卫生问题,告诉大家“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救。”
既然已经不能完全指望研制出新的抗菌药物来抵抗超级细菌,那么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扭转这场“超级战争”的局面呢?
曾浩博士建议,首先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防止滥用抗生素,是预防超级病菌流行的最重要的手段。公众也应慎重使用抗生素,对抗生素的使用要坚持“四不”原则:不随意买药、不自行选药、不任意服药、不随便停药。其次,要阻止超级细菌肆虐,最主要的战场是在医院,因为那里集中着抵抗力最弱的人群。医院要完善管理责任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等手段,预防和控制耐药细菌的传播。经常出入医院的患者和家属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正确洗手,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膳食,注意休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邹全明认为,未来还可以通过疫苗接种的方式,提高易感染超级细菌人群的免疫力,这也成为目前国际上防治超级细菌的一个新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超级细菌疫苗的研制,邹全明及其团队从2005年前后启动了“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研究”项目的研发,目前该项目已经通过国家“十二五” 科技支撑计划可行性论证,正在开展疫苗中试研究,预计2012年可以开始进行Ⅰ期临床试验。这一项目是在对MRSA感染与免疫机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反向疫苗学”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MRSA基因工程疫苗。该疫苗的成功研制,有望使“非抗生素药物”控制MRSA感染及其耐药性发展成为现实,减少超级细菌带来的感染与死亡,增强针对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感染性病原菌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