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液烧能退下去吗!”“求求您了大夫,给我们孩子打点滴吧!”当前,在抗生素滥用的严峻形势下,仍有不少家长固执地将其信奉为灵丹妙药。记者周末在儿童医院采访发现,输液大厅一个个头顶吊瓶的小患儿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被输液”的。
周日上午,在儿童医院门诊大楼三层内科诊室,一群家长簇拥着一个小患儿进了门,孩子的爸爸一上来就要求大夫给开输液单。“都烧了好几天了,输液吧。”当被医生告知孩子目前的病情不需要输液时,这位焦急的父亲不等医生把话说完,当即暴跳如雷:“不输液能退烧吗?孩子脑子烧坏了怎么办?!”
此情此景,儿童医院呼吸科门诊的医生早已见怪不怪。“很多家长都觉得只要输液病就好得快,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刘秀云说,事实上,静脉注射的过程会增加不安全因素,而且输液对病毒性感染也没有效果。但有些家长不给输液就坚决不走,有的甚至还为此和医生争吵。
“是我主动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的。”在位于急诊大楼二层的输液大厅,一位妈妈搂着生病的孩子告诉记者,孩子感冒三天了,一直不好。她们家住北苑家园,折腾一趟医院也不近呢,如果医生就是给开点药,太不值当了。“医生是说了不用输液,但我觉得就得输液,输了才能好得快。”
才上午11时许,输液大厅里等待扎针的患儿已经排到了234号,而且仍不停有家长抱着孩子、举着输液单走进来。大厅里、走廊内,满眼都是顶着头皮针的患儿,哭闹声此起彼伏。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抱着患儿输液的家长,竟然有7位都是主动请“针”的。而家长偏爱输液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看着孩子发烧心疼,感觉吃药没有输液见效快等,也有个别情况是因为患儿吐药,只能选择输液。
除了主动请“针”的,记者在患儿家长中还发现了另一种极端——坚决抵制打点滴。在输液大厅,记者就遇到一位后悔不迭的年轻妈妈,就是因为她当初坚持不让给孩子输液,使女儿的气管炎拖成了肺炎,到最后还是得打点滴。
对于输液引发的种种医患问题,儿童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桂芳也很无奈。她坦言,每天都能遇上该输液的不输、不该输的偏要输的家长。我们每个医生一天要看几十个患儿,在三五分钟的时间里也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一一对家长解释清楚,况且病人本身也有选择治疗手段的权利。“对于非常坚持的家长,我们只能让他们自己在输液单上签上:主动要求输液或放弃输液。”
根据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注射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占59%,其中静脉注射的给药途径风险最高。常见的输液不良反应主要有:停药后症状反跳、皮疹、药物热、恶心、呕吐等胃肠不适;注射部位灼烧感、眩晕,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医生提醒广大患者,输液后若感觉不适,一定要及时告知护士或医生。
正在获取数据......